地处皖北地区的安徽蚌埠,农村劳动力达104.6万人。针对农村劳动力信息不畅、求职不便捷等困难,今年以来,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落实“春暖农民工”行动,全力做好春节前后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数据显示,蚌埠市省外务工农民工数量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7.94%。春节期间,共计55.6万务工人员返乡。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精心筹备一场场“春暖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将温暖送进农民工心坎里。
据统计,截至目前,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已开展送温暖活动306场次,实地走访慰问994人次,线上慰问1200人次,发放慰问物资价值42万元,举办文化活动32场次,助力1.2万名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就业……
打造“岗位信息港” 提供“就业服务包”
在蚌埠经开区龙湖春天小区,常年在外打拼的农民工张伟惊喜地发现,今年家乡的就业服务水平显著升级。小区出入口的“岗位信息港”电子屏不停滚动播放着本地企业的招聘信息,只需轻松扫码,即可获取全市百场招聘会的详细排期。社区网格员送来的“就业服务包”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重点企业的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还有高度匹配需求的岗位信息。
“以前找工作,都是靠亲戚朋友口口相传及传帮带,线上有效招聘信息不多,或者到城里寻求机会。这次村招让我在家门口就能直接找工作。”近日,来自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大柏村的徐建彬高兴地说,“村招摊位摆到了我们的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本场村招活动共吸引7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890多个,薪资待遇月工资5500元至6500元。活动现场,共计260多名求职群众参加。
在怀远县,当地人社部门组织2025年重点群体“就业直通车”活动。来自荆山镇、榴城镇等6个乡镇(街道)的240多名求职人员乘上大巴车,前往重点用工企业实地探岗。此次实地探岗主要针对农民工、脱贫人员、退捕渔民转产人员等重点群体,旨在推动人岗精准对接、高效匹配。
今年以来,蚌埠市累计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达154场,服务企业913家次,发布岗位5.9万个。
直播探厂沉浸寻岗 靶向招聘人才归巢
近日,在蚌埠市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某新型显示材料责任公司的人事经理王芳通过直播探厂的方式,向求职者全方位展示无尘车间的环境。
“人社部门组织的沉浸式直播探厂助公司收获满满。目前,已收到286份有效简历,其中138人来自长三角返乡群体。”王芳欣喜地说,这场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积极参与的数字招聘新模式,无疑是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创新就业服务的生动体现。
在怀远县包集镇,返乡女工崔维娜积极参加“春风送技”育婴员培训,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在县人社部门组织的送人到岗活动中,成功入职某家政公司从事月嫂工作,现在月收入1.2万元。崔维娜感慨地说:“过去到处打零工,收入不固定,现在雇主排着队等我的工作档期。”据统计,全市像崔维娜这样通过技能培训提升“身价”、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农民工已达823人。
近期,怀远县人社部门提供送人到岗、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春节后将企业用工需求,直接传达至各个乡镇就业服务工作站,节后到岗的20名新员工中,70%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位于怀远经开区的安徽吉宏环保纸品有限公司最近尝到了靶向招聘的甜头。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说:“人社部门帮我们精准对接怀远籍在外的机修、电脑操作等技工,人才归巢效应远超预期。”
智能终端助雁归 “职工之家”送温暖
近日,在蚌埠市蚌山区人社局组织的“雁归珠城”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借助智能就业终端,实时查看企业信用、薪资构成等信息。
“将大数据巧妙融入就业服务的创新模式,不仅帮助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指导他们如何签订合同、缴纳社保费。”蚌山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刚与本地一家食品企业签约的农民工陈师傅满意地说:“有这样的贴心服务,我们心里真踏实。”目前,像蚌山区这样的“三公里移动就业服务站”已走进全市58个乡镇,服务群众超过2万人次。
对于选择留乡发展的劳动者,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更是送上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大礼包”:投入交通补贴30万元,组织93辆点对点、一站式专车,累计接送5900余名求职者前往各招聘会场,为1423人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837个。在蚌埠市高新区,政府与园区企业共同打造“职工之家”,提供住宿、通勤班车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助力新就业群体迅速融入城市生活。
此外,蚌埠市各级人社部门还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机,全方位、无死角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开班培训地点和对象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班次,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实践”的方式,突出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劳动者竞争力,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促进稳定就业增收。
今年1月以来,已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19期共1.7万人,涉及徽菜师傅、化工操作工、化工总控工、互联网营销师、五河沱湖螃蟹养殖工等多个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