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举行“重走巡河路”活动 巩固治水成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1 04:27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尹星云)6月7日,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琉璃河镇政府在琉璃河镇祖村的大石河岸边联合举行“重走巡河路”活动,回忆治水往事,进一步摸排大石河沿线入河排污口,巩固治水成果。

大石河是房山的母亲河,发源于霞云岭堂上村,流经佛子庄乡、河北镇,在青龙湖镇出山后逶迤南下进入平原,经城关街道、阎村镇、窦店镇、石楼镇,在琉璃河镇转而向东,于祖村以南出北京市界。

房山区曾是北京市重要的能源基地,由于煤炭、建材、化工能资源型产业和城市建设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早年间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再加上沿线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等因素,大石河2017年、2018年出境断面未能达到考核要求,水质为劣V类。

为尽早解决大石河水污染问题,房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局多次组织带队对大石河上下游近30公里进行全面巡查,对于问题点位排口全面开展监测和溯源。

北京房山举行“重走巡河路”活动。(房山区生态环境局)

如今,大石河已经恢复了水清岸绿的自然景致,吸引了黑鹳、青头潜鸭、震旦鸦雀等众多珍稀鸟类栖息。2023年1月到4月,大石河祖村断面达到了II类水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立足于“一河清水送雄安”的政治站位,以“查、测、溯、惩、治、管”为工作主线,从巡河溯源入手,统筹水污染防治,大力破解制约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方面通过入河排污口调查,摸排建账,科学施策,压实水质达标治理方案;另一方面,加密监测点位,提高监测监管频次,构建监测-分析-找问题-提对策的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五水统筹”治理思路,不断优化治理布局,即:治污水补短板,蓄雨水强弱项,净中水优生态,用好水助发展,保流水美自然,送清水入雄安。

如今的大石河。(房山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大石河的变化只是房山区整体水环境向好的缩影。从2019年起,全区国市考断面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尤其是大石河码头断面近20年来首次达标,地表水环境改善率排名全市第3,黑臭水体全部消除。2022年,全区6个地表水国市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房山区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表示,河里的问题根源在岸上,下一步,将聚焦科技治水、生态治水,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探索生态治理模式,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让百余万房山居民身边的水环境越来越好,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大美房山”的新常态。


(责编:尹星云、高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