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西给孩子装土豆块
作为一个甘肃娃,记忆中的儿时味道一定少不了一份炸土豆块儿。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科苑二区28号楼前,75岁的李定西经营着一个炸土豆块小摊。30余载时光流转,这个小小的摊点,用绵软沙甜的炸土豆块,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成为许多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儿时味道。
1
烟火小摊
征服无数人的味蕾
一把遮阳伞、一辆小推车……6月10日下午,循着空气中飘散的阵阵油炸土豆块的诱人香气,记者找到了李定西的小摊。小推车上,一桶土豆块静待下锅,一旁的小煤炉上,炸锅里正“滋滋”作响。李定西熟练地用漏勺舀起浸泡在桶里的土豆块,轻轻放入炸锅,伴随着欢快的“滋滋”声,土豆块在热油中慢慢变得金黄。在炸锅的另一端,已经炸透、绵软的土豆块被他用筷子一块块夹起,整齐地码成一座小山,金黄的色泽、香甜的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今年75岁的李定西是陕西关中人,老伴是甘肃定西人。当年,李定西携老伴来到兰州,先后在多个厂子工作,1978年调到科学院。有了儿子后,老伴开始经营小吃摊,李定西只要有时间就会帮忙。“儿子今年33岁了,土豆块儿也卖了这么久。”2000年退休后,他便和老伴全身心投入到炸土豆块的生意中。每个周末,夫妻二人都会去采购土豆。工作日的早晨,他们早早起床,进行清洗、削皮等准备工作,有时还会在家里先炸好一锅,再推着小推车出来售卖。“以前是老伴和我一块儿卖,去年老伴去世后,就是我一个人在这忙活。很多老顾客想吃,还专门跑到家里来问,实在没办法,我就又开始卖了。”回忆过往,李定西的眼中满是怀念。最初,老伴没有工作,为了生计摆起了烧烤摊。后来,食客们想吃土豆片,他们便开始卖一毛一串、每串4片的土豆片。再后来,发现土豆炸着卖也很受欢迎,他们便同时卖起了土豆片和土豆块。
这个小小的摊点,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最开始,主要顾客是附近学校的学生,他们吃着李定西夫妻做的土豆块长大。十几年过去,曾经的学生变成了大人,依然是这里的常客。许多孩子吃完后,会带回家给家长品尝,家长尝过之后也纷纷被这美味征服,加入了购买的行列,甚至不少老人也成了李定西夫妻的忠实粉丝。
2
用心制作
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
每周,李定西都会前往固定的市场采购土豆,一次购买8袋到10袋,每袋足有60斤。李定西说,“以前土豆便宜,一块钱四块,现在涨价喽,一块钱只能买两块。”说话间,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小伙专程赶来,李定西热情地为他装了10块钱的炸土豆块。
想做好炸土豆块,选料至关重要。李定西坚持选用老土豆,因为新土豆炸出来口感发脆,没有老土豆那种绵软的独特风味。立秋前的新土豆吃起来脆生生的,立秋后则变得绵软,是炸土豆块的最佳原料。买来的土豆,李定西都放在阳台上,送货的卖家会帮忙扛到家里。
除了土豆,调料也是这道美食的关键。装在白桶里的辣椒红彤彤的,凑近一闻,香气扑鼻。“辣子都是当天现炒当天用完。”李定西说,他用的调料其实只有三种,但配比却是他的独家秘方。他选用新疆的肉辣子,这种生辣子香气浓郁。用小火将油烧热后,把辣子放进去炒制半个小时,色泽诱人时便可出锅,时间一长会炒糊,味道就不好了。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调试,李定西炸土豆块用的是大豆油,这种油不出沫、没异味,最能体现土豆本身的清香。虽然这个小摊位于城关区,但安宁、西固的美食爱好者都愿意驱车前来品尝这一口美味。李定西笑着回忆:“今年还有一个女娃领着北京的两个老太太来了,她们没吃完便拿到火车上吃,最后还在网上发了视频。”今年,最多的一次他卖出了92元的炸土豆块,这也是他卖炸土豆块以来单次销售额最高的一次。“当时这一桶的量根本不够,没办法,只能让儿子在家里帮忙炸一些送来。”李定西指着一旁泡在桶中的土豆块说道。
3
小小美食
留住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当天上午11时20分,李定西就出来摆摊了,为的就是让放学的孩子们第一时间品尝到热乎乎的炸土豆块。无论刮风下雨,这个摊位都会准时出现,下雨天来买土豆块的学生反而更多。“刚出锅的土豆块热乎乎的,天气越凉,大家都想赶紧抓在手里,暖暖身子。”
下午放学时分,小摊前渐渐热闹起来。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出校门,远远看到李定西的小摊,便兴奋地跑过来。“爷爷,我要5块钱的!”“我也要,多放点辣椒!”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喊着,脸上满是期待。李定西一边笑着回应,一边麻利地为孩子们分装土豆块。不一会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
家住基业豪庭的刘先生是一位重度土豆爱好者,在手机上刷到李定西的视频后,他专程骑着电动车和爱人前来品尝。“今天就是冲着李叔的土豆块来的,尤其李叔用的辣椒,味道豪放,确实很美味!”刘先生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爱人也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沾满了油渍,却依然开心地笑着。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摊位前说:“李师傅,给我称3块钱的,我家小孙子就爱吃你炸的土豆块,天天吵着让我来买。”李定西赶紧应着,小心翼翼地为老奶奶装好,还不忘叮嘱:“您慢走,小心别烫着。”
老伴去世后,小摊的所有工作都由李定西独自承担。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会在家里先炸一锅土豆块再出摊。中午,经营小饭桌的女儿会给他送午饭。饭后,他继续守着自己的小摊,直到下午孩子们放学。将这一天准备的所有土豆块儿卖光后,他收摊回家自己做饭吃。“快干不动喽!”李定西坦言,现在上了年纪,就得逼着自己动一动,要是懒在家里,一天两顿饭都吃不下。重新摆摊后,他的活动量大了,三顿饭都能按时吃,而且吃得很好!
在这个小小的炸土豆块摊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汇聚在一起,只为了品尝一口熟悉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份美食,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承载情感与回忆的纽带,为无数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