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李安民
王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提案》(第14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以及建议内容,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开展实地专题调研,现答复如下:
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围绕《陇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25年)》,坚持项目推动、市场拉动与集体带动相结合,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循环式生产、集约式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产业链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壮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推进粮食、蔬菜(食用菌)、果品、中蜂、烤烟、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式高效发展。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制定了《陇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特色农业产业链链主办公室。2025年组织召开了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推进会2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了各级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信心决心。
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印发《陇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列支630万元进行优势特色产业奖补;列支784万元进行小额信贷贴息项目,为全县4000户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发展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实现稳定增收。下发《关于做好监测户“菜单式”产业到户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列支130万元对全县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监测户进行菜单式产业到户补助,户均补贴不超过5000元,产业奖补机制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在2025年衔接资金项目计划下达时,严格执行产业占比不低于60%的原则谋划项目,强化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今年计划实施产业发展类项目32个,投入资金5986.44万元,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规范经营管理。坚持“乡土化选才、专业化组队、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精准培育专业人才。聚焦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以羊乳、苹果、全域旅游等乡村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在跟踪服务好现有8名“头雁”学员的基础上,2025年计划遴选推送10名合作社负责人、新业态带头人等培育对象参与培训,育强“领头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五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5年实施扶贫互助资金贴息项目,指导73个村互助资金协会规范运转,支持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发展种植养殖产业,2024年下半年互助资金贴息项目653户补贴金额354526.80元;扶贫小额信贷贴息,2025年累计发放贷款1065笔5298.9万元,收回贷款1902笔9397.9418万元;第一季度小额信贷贴息4521户,补贴1551121.52元。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政策扶持不够;二是项目支撑不足;三是产业发展缓慢。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扶持政策,增强发展信心。继续加强与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对接力度,争取特色产业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落地我县。积极对接县财政局将特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出台普惠性补贴政策,提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带动效应。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合作社引领作用,精心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落实监管职责,促进项目落地见效。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使群众由一元养殖,扩展到种、养、产、销等多元化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拓宽,实现了群众全方位融入大产业、嵌入产业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三是畅通信息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部门、镇、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信息互通机制,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畅通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从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品牌建设等方面夯实产业发展保障,修改完善《陇县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扶持政策,将政府扶持政策、市场需求和链条企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注重科技引领,推进三产融合,构建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特色品牌化的农业产业格局,加快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弱项,以农业产业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陇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张小兵 联系电话:0917-46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