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武术名扬天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10:32

      2007年12月11日,为期4天的“花冠杯”全国武术散打擂台邀请赛在菏泽学院体育馆落幕。此次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9省的25支代表队参加。

  花城菏泽,赛事连连,以武会友,武术成为菏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亮点。

源远流长

  菏泽地处中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诞生了大军事家吴起、孙膑和义士荆轲;这里弥漫过围魏救赵、城濮之战的硝烟,回响过孙膑、庞涓桂陵鏖兵的厮杀呐喊;项羽在这里统兵而纵横天下,刘邦在这里登基兴汉仰天高歌唱大风;黄巢在这里举起冲天神剑横扫中国十二省,最终推翻唐王朝;宋江在这里聚义于八百里水泊梁山,演绎出水浒之千古绝唱!是巨野教案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拳运动,是菏泽走出去的中国大力士杨士文在上海比武勇挫了日本武士的锐气,是抗日名将赵登禹率家乡菏泽两千武术健儿长城抗战,手刃五千鬼子头颅的惊天壮举,引出了一首响彻天宇的《大刀进行曲》!这一切,都为曹州武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时世的动荡,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武林豪杰。近代,菏泽人民秉承古风遗俗崇文尚武,更是人才辈出。明、清科举中,菏泽就出了武状元两名,武探花、武进士30多名。民国时期,菏泽涌现出许多发扬中华武术、雪耻“东亚病夫”的武林仁人志士。1935年,菏泽各地均建立了国术馆,举办国考,选拔高手。当时劳动人民自发习武,强身健体,除暴安良,蔚成风气。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在菏泽大地上更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春意。流传下来的武术拳种有梅花拳、大洪拳、二洪拳、掌拳、炮拳、查拳、猴拳、少林、螳螂、太极、形意、八卦掌、西凉掌、阴阳掌、中国式摔跤、蒙古(博克)式摔跤、古典式摔跤等等达38种之多。这些拳种流派传统套路完整,既有拳术,又有器械,也有对练,还有攻防技术等,充分显示了多姿多彩的武术文化风貌,更是无价的文化资源。

遍地开花

  走进郓城县宋江武术院,你会被这里高大新颖的建筑所吸引。学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多平方米,除教学楼、练武厅外,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设有小学、初中、高中文武结合班及武术、散手、拳击和摔跤班等五个部类,招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3000多名。曹州武术馆单县民族武馆、东明县东方武校等,也都具有齐全的设施和相当可观的规模。前不久,全国评出十大名优民间武术学校,这三所学校榜上有名,宋江武术院名列首位。

  近年来武术馆校的办学水平越来越高,拔尖优秀人才成批涌现。在全国各类武术比赛中,我市选手共获得省级以上武术比赛金牌3180多枚。市体校自建校以来,曾连续12年荣获山东省“希望杯武术比赛”团体冠军,共培养输送了张玉萍、马忠轩、陈超、刘献伟、杨晓靖、李建宾等享誉国内外的优秀武术运动员。菏泽涌现出的武术明星不胜枚举。最为著名的有中华武林百杰、全国优秀武术教练、武术七段王守义先生,全国摔跤王陈良柱,全国武术女子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武状元陈超、杨晓靖,全国太极拳、太极剑冠军马传福,全国双刀、拳术全能冠军魏玉见,世界军人体育运动会摔跤冠军刘军永,全国散打王邵金宝、康永刚、袁新东、张永健、树怀青等,还有武林奇人、掌拳名师刘建禄父子等。菏泽武术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新局面。

  目前,全市拥有上规模的武术馆校28所,总资产4亿多元,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市和美、澳、法、英、德、韩、加等国。近几年来,武术馆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武术运动员、武警、保安、演员等。菏泽成了全国重要的保安人才培训基地,“天将保安”的品牌叫响全国,每年有数千名优秀保安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群众性活动已趋向社会化。全市农村、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活动。据体育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有83%的乡镇、44%的行政村有武术活动;全市大中小学设置武术课的100多处,组建武术队的240多个;全市经常参加武术活动者达40余万人。全市以国家办、集体办、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办等形式,组建各类武术组织及社团1828个,其中地、县、市武术协会10个,乡村武术社164个,武术辅导站91个,武术村1504个,单项武术拳种研究会5个。

  走进菏泽,你会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武术氛围。武术组织与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和比赛,既丰富了群众娱乐生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牡丹区、郓城、东明、单县、巨野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我市成为全国拥有“武术之乡”称号最多的地级市。

魅力凸现

  武术自身具有阳刚美和阴柔美,具有形体美和运动美。这一切,使武术除了技击功能外,还具有观赏娱乐性。这为菏泽武术表演走向产业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近几年,我市将武术资源与牡丹观赏结合起来,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使游客既饱览了花乡神韵,又享受了武术带来的愉悦。为发展武术旅游,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部门投资上百万元,建成了大型体育场。可同时容纳几万人观看演出,使武术表演比赛有了场所。近两年,郓城县宋江武术学校把武术与水浒文化结合起来,投资数千万元兴建了水浒文化街,用武术来展示水浒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水浒文化和武术文化相得益彰,引来了众多的参观旅游者和影视拍摄剧组,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夏季,全国武林会盟在郓城隆重举行,来自中外30多个流派的武林高手登台切磋技艺,其激烈的打斗场面,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精华。菏泽的武术精英成为会盟表演中的精彩亮点。

  近几年,以 “狗娃艺术团”“中华武术文化展演团”“曹州武馆武术表演团”为代表的专业武术表演队相继建立,使菏泽的武术表演由业余走向正规。在菏泽,每年都有一些武术表演团体到海内外进行武术表演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10家武术展演团体,从艺人员270多人。他们积极开展体育涉外交流活动,经常到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参加展演,开展体育涉外交流活动,展示了菏泽武术之乡的风采。巨野县孔楼村的武术艺人孔庆春曾跟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亚洲国际贸易会,向国际友人表演武术杂技绝活,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目前,孔楼杂技学校培养的学员,已有5000人被国内艺术团体、演出公司和影视基地选用。有该校学员组成的十几个艺术团体活跃在全国各地,经常应邀到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及欧美一些国家进行商业性演出。今年4月初,市委书记陈光亲自带队率领我市17名武术精英,参加韩国金浦市的9周年市庆。武术精英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韩国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前程似锦

  武术事业应该如何加快发展?市体育局副局长、体育总会主席、武术协会会长周卫国说,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市体校和民营武术馆校建设,打造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把市体校、宋江武校、曹州武馆、东方武校、宏达武校作为市级后备人才基地,每校至少要有一个项目作为省级以上训练基地,争取各级匹配资金,建设精品学校。加强教练员培训锻炼,不断提高武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抓好武术赛事的争办、组办,努力提高武术竞技水平。我市承担了2009年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项目。为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我市投资1.6亿元建设的演武楼,正在紧张施工中,2008年底全部竣工。其次,根据市委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把体育涉外活动和繁荣武术文化作为经常性任务常抓不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体育涉外交流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馆校成立艺术团,以文艺形式包装体育、包装武术,努力把武术搬上舞台、搬上屏幕,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进而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展示出菏泽“武术之乡”的靓丽风采。

  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市体校武术高级教练盛建忠呼吁,我市流传下来的武术拳种虽然具有38种之多,但是目前好多拳种的传人已经老态龙钟,有的传人已经作古。市里应组织人力、财力,对这些拳种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

  如何使武术尽快走向产业化?怎样进一步做好武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大文章?郓城县宋江武术学校的樊庆斌说,水浒文化包含有浓重的武术文化成分,把菏泽武术旅游与水浒文化游结合起来,就能形成菏泽独具特色的武术旅游产业。市政协常委、中国菏泽文化丛书执行主编张金鼎谈到,武术旅游还要与牡丹旅游结合起来,利用每年一届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展好武术表演、武术旅游,以武会友,以博大精深的菏泽武术来吸引国内外的朋友,展示菏泽的良好形象,扩大招商引资,推动菏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报记者 赵 辉

  照片由《中国菏泽文化丛书》编辑部提供农村群众村头比武

新中国第一个武状元陈超受奖时的情景

芳草青青太极花武术团体出国表演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