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层之下,是乡亲们的心血,有了这支防雹高炮连,当地的雹灾大幅减少,陇县的粮食连年丰收。
每年5月~10月是冰雹多发期
也是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
最忙碌的时候
恶云起、炮声响,打冰雹、护庄稼
这样紧张刺激的场面
随时会上演
16万亩农田颗粒无收
陕西陇县成立防雹连
陕西陇县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
冷热强气流的交汇点
是陕西有名的多雹区
年均降冰雹16次左右
最多的一年达37次
1973年的一次大冰雹
使全县16万亩农田颗粒无收
1974年5月
当地决定利用部队上淘汰下来的高炮
成立防雹连
在冰雹多发的山头设立炮点
采用高炮打冰雹云的方法来消除雹灾
首批女民兵组队上山
平均年龄只有17岁
雹灾时节正是夏秋农忙之际
村里的男人脱不开身
首批48名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女民兵
扛着被褥上了山
从此开启了“战天斗地”的巾帼传奇
今年45岁的高喜娥
是白杨林炮点的民兵班长
也是目前连队里
年龄最大、在连时间最长的一名老兵
说起当年加入女子防雹连的初衷
她的回答很朴素
“就种这么点粮食被冰雹打光了,
确实心里像刀割一样。”
对抗冰雹云
要能文能武
防雹工作技术性强、应急要求高
对身体素质和操作技术水平
要求非常严格
姑娘们练体能、学操作、打训练弹
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常常练得汗流浃背
队员们还要利用空闲时间
学习气象理论
想要做到每一次防雹
都能够有效地事先预警
除了通过气象云图观测冰雹云的动向
也要学会现场观察
看风识天、看云识天
通过辨闪电、听雷声察觉有无冰雹
“黑云白梢子,必定有雹子”
云层之下,是乡亲们的心血
有了这支防雹高炮连
当地的雹灾大幅减少
陇县的粮食连年丰收
如今
防雹连已成立49年
从最初的2个炮点
到现在的12个炮点
先后有1200多名女民兵
奋战在防雹抗灾一线
累计发射炮弹12万余发
火箭弹1000余枚
击溃冰雹云2000余次
减少灾害损失50.8亿元
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
为乡亲们的庄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