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走近陇原“四有”好老师 :陇南市实验小学 赵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00:51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走近陇原“四有”好老师 :陇南市实验小学 赵菁

2023-09-09 06:00

发布于:安徽省

赵菁:乐在其中的“大朋友”

从教19年,当语文教师19年,担任中队辅导员19年,陇南市实验小学教师赵菁是孩子们眼中活泼、风趣的大朋友,又是严格认真的好老师,“当教师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把自己的一生交给教育职业,是值得的。”

赵菁热爱教育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尽职尽责地引导着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她曾荣获“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骨干教师”“全国小学生科技大赛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老师就是孩子们的表率”

2004年1月,赵菁正式步入教师岗位,在宕昌县甘江头乡谢家坝小学任教。这里的乡亲们淳朴善良,孩子们童真可爱,老师们爱岗敬业,让她迅速适应了教学岗位,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赵菁深深地铭记:老师就是孩子们的表率,爱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以,每当接手一个班级,她总是真诚地去爱每一个孩子,热心地参与每一项活动,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书本中读到的道理、在观看时政新闻时引发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总结,用这些感悟去感染孩子们。

课余时间,她耐心倾听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些琐事,遇到的快乐与烦恼,也经常给孩子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他们理智地去看待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她时常把自己喜爱的书带到教室,利用“阅读课”时间,向孩子们朗读一些精彩片段,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课间,总能看到他们安静读书的身影。文化的滋润,让孩子们逐渐变得知书达理,举止更加文明。

对待一些情况特殊的孩子,赵菁总会采取鼓励与肯定的方式,引导他们克服不足,找回自信与快乐。2007年,她带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孩子们稚气未脱,童真可爱,充满新奇地打量着新的同学和环境。很快,她就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明显高出别的孩子半个头的小男孩,在大家“叽叽喳喳”的喧嚣中安静地坐着,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原来,这个男孩子由于说话有些口吃,比较自卑,不敢过多地展示和表达自己,但他总是默默地做好事,对班级事务非常热心。赵菁便经常在课余时间与他聊天,在语文课堂上遇到“口语交际”或者课文朗读之类的环节,总是点名让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刚开始,他回答问题的声音非常低小,说话也磕磕巴巴,后来他逐渐变得自信,也敢放声朗读了,在同学们自主选举班长时,他得到的票数最高,成为了班长。

这一班学生,赵菁带了整整六年,陪他们度过了小学时代。这位男孩子也成长为全校最优秀的班干部和班级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无论与人交流还是参加演讲比赛,他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语文教学要循序渐进”

在教学上,赵菁积极探索,效果显著。在她看来,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转到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训上去。一个有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有凝聚力的,而活动则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让孩子们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她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我是朗诵高手”“我是故事大王”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在勇敢展示自己的同时提升了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在语文教学上,赵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语文课堂教师的讲授仍然是主要方式之一,语文教学是不是“满堂灌”并不是依据教师上课言语的多寡来评判,从根本上是看一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否唤起了学生的内在思维并给他们提供了锻炼空间。

赵菁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宏大的、长效的系统工程,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语文教学要循序渐进。她经常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她还坚持订阅教育教学类书籍,不断提升自己。她的课堂上,学生们有足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的“主人”。

在教育学生上,她很注重培优扶差,对于后进生,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和鼓舞,帮助树立起信心和自信。

她带过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多年之后,依然对她心怀信赖,念念不忘,周末或假日经常会有一拨一拨早已不再是小学生的学生来探望她,簇拥着她分享当下的校园生活,倾诉快乐与烦恼,而她也像当初一样,耐心倾听、认真解答。

“肯定每个孩子的优点”

教学岗位上,赵菁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除了关心学生的品德与行为习惯,还很注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2017年,她接任五年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当时这个班级管理比较松散,班上调皮的学生很多。

跟同学们熟悉之后,她坚持写“答同学问”,以书面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方式,了解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的烦恼,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得到一次夸赞,就会想得到第二次,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学习也认真了起来。”这是赵菁带班的“秘籍”之一。

在班级管理中,赵菁总是善于发现并肯定每个孩子,哪怕是极细小的优点。有孩子热爱阅读,就把班级的“图书角”交给他去管理与充实;有孩子热心班务,就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当班级的“联络员”;有孩子爱好文艺,就让她做班级“小小宣传员”,策划班级活动,建设班级文化,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光与热;有孩子擅长表达,就让他做班级的“小主持人”,充分展示特长;有孩子喜欢写作,就给他个“班级小记者”,报道班级好人好事……

就这样,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收获颇丰。在学校一年一度的“四大节”和各项活动中,她所带班的孩子总能获得不同奖项,班级也获得团体奖或者组织奖

近年来,赵菁作为学校“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和几位新进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各项课堂竞赛与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并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青年教师们也迅速成长。“教师所从事的是最永恒、最有朝气、最光辉、最神圣的事业,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回首19年工作的点点滴滴,赵菁感慨万千,也深感欣慰。

更多新闻

1

胡昌升在教师节前夕看望慰问一线教职员工

2

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3

庆祝教师节座谈会上,8位教师代表这样说…

4

高校这样迎新生 | 你好 新学期

编辑:王建蓉

记者:尹晓军

责编:杨争荣

审核:焦鹏宁

来源:甘肃教育融媒体中心

如果觉得好,点个赞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