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辽阔……”近日,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茅排乡山陂村新修建的幸福广场上,回家探亲的村民吴金发看着家乡越来越好、越变越美,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
航拍临川区茅排乡山陂村。
“就拿我们现在所在的幸福广场来说,以前这里是猪圈、牛栏,不用走近便有臭味飘来。”说起家乡变化,吴金发的哥哥也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而且没修路之前,我们去乡镇要走三四个小时山路,现在几十分钟就能到乡镇,每逢周末还有抚州、南城、南昌等地游客来这感受‘世外桃源’般的绿水青山。”
山陂村位于临川区最偏远乡镇茅排乡的最南端,在临川、南城、宜黄三县交界处,是“十二五”贫困村,“十四五”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村内四面环山,“走出大山”成了这里村民的梦想。
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让村里人也能过上舒适宜居的生活,村党支部书记周勇带领村领导班子针对村里问题,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讨解决办法。但是,要想让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改头换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致富,先修路。”几经沟通,周勇与村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只有修好路,才能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状况,改善“脏乱差”的环境,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走出大山。说干就干,周勇带着村领导班子多方奔走,发动能人志士捐款60多万元,把路修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山区群众几代人通水泥路的夙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组织群众拆临拆危1600余平方米,修建4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整治改造、绿化村内闲置场地400余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通过改水、改厕、改路、改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一个生态秀美的村落正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高。”周勇说道。
路修通了,环境变好了,村民是直接受益者。
“我在这里养殖黑山羊,没修路之前上山下山全是泥巴路,特别是下雨天,一脚深一脚浅的,骑三轮车都进不去。现在好了,不仅出行便捷,买家可以直接开车到羊圈进行挑选。现在每年还可为入股的脱贫户分红1500元以上。”村民巫娟娟笑容满面。
不仅如此,山上的毛竹林也成了“香饽饽”。村领导班子积极引导村民成立3个毛竹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毛竹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群众毛竹经营难、销售难的问题。
如今的山陂村,出门有公路、娱乐有广场,村民钱包鼓了,腰杆直了,眉头舒展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