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老街“油干罗”
雁 戈
在仪陇新政老街,以姓氏命名的店铺并不多见,好像有3家,又好像是5家,但其名字大都记不真切了。唯有贴在白铁皮餐车上的“油干罗”几个字,令人印象深刻。
仪陇“油干罗”(图源:仪陇文旅)
“油干罗”算是老字号。在盐店街头拐角处择一空地,支一锅一炉,摆一桌一椅。糍粑揉成饼状,入锅炸至金黄,捞出,斜倚于锃亮的钢丝架上。待油沥干,入口,刚好。
每次陪妻子从那里经过,我们都要站一小会儿,买两个刚出锅的油干,边走边吃。起初,妻子最爱的是红糖馅儿,说那是小时候的味道,难忘。后来,她又迷恋上了枣泥和豆沙。两种馅儿,换着吃。而我却独爱椒盐的,那是老板推出的新品,卖得最好。
老板60多岁,话极少。我们第一次去时,他只是抬眼冲我们笑笑,便把目光拐进身前的油锅里,像欣赏一件即将出炉的艺术品。我说:“来两个油饼。”他下巴微扬,纠正说:“不是油饼,是油干。”我指着钢丝架上饼状的油干说:“管它是油饼还是油干,给我来两个就行。”谁知老板却白了我一眼,把头扭向一边,不再理我。
后来跟老街的一位朋友说起此事,他提醒我说:“你得说油干,不能说油饼。”接着他还把“油干罗”的历史说给我听:湖广填四川时,罗氏一族从湖北孝感出发经宜昌入川,在一小店购买红糖糍粑以备途中食用,因担心糍粑受潮变质,遂将包有红糖的糍粑揉成饼状,入油锅炸至两面金黄。不想,这外酥里糯的油饼竟成了罗氏族人的最爱。后来,罗氏族人定居嘉陵江流域,部分族人便以制作售卖红糖油饼为生,并取名“罗氏洗沙油干”。
到光绪年间,有个叫罗兴和的族人接过祖辈的手艺并对之改良,制作出枣泥、豆沙等口味的油饼,生意红极一时。这年夏天,有位进京赶考的书生在嘉陵江新政码头被大水所阻,因盘缠遗失,只能寄身于一杂货店近旁的窝棚内,靠写文卖字勉强度日。罗兴和每日去码头售卖油干,必绕道杂货店,故意不慎将油干颠落,留给书生以果腹。旁人见状,纷纷叫嚷:“油干落了!油干落了!”四川方言中,“落”与“罗”谐音,“油干罗”之名便由此传播开去。
听罢朋友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油干罗”的油干,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传承。那些每天来“油干罗”排队的人们,也不仅仅是为了品尝美食。他们当中有的是“油罗干”的老顾客,从小吃到大,见证了“油干罗”的变迁;有的则是被“油干罗”的故事所吸引,慕名而来,想要亲自品味那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
再次见到“油罗干”,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像瞻仰一部慢镜头下的老电影,心头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敬意。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雁 戈(本名张鹏程,四川仪陇人,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小说选刊》《民间文学》《四川文学》等刊物,有小小说入选多地中、高考模拟试卷)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