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家企业1300余岗位,北京举办专场招聘会帮扶未就业学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4

11月10日下午,“2021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农展馆举办。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 杨菲菲 李木易)为进一步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获得针对性就业帮扶,11月10日下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2020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78家企业提供了13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区,“一对一”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指导。

记者探访发现,参会企业重点关注求职者的专业、沟通能力等方面,参会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学生,他们求职意愿强烈,但在投递简历时仍然比较谨慎。此外,不少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对自身能力、职业目标等缺乏清晰认知。

800余学生投出1500余份简历

今日下午两点不到,在国家农业展览馆3号馆前,求职者们已经排起了长队。

参会毕业生在排队递交资料。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记者了解到,现场不仅有2020届未就业的学生,还有已完成学业但暂未拿到毕业证书的2021届海外留学生。数据显示,截至招聘会结束,现场一共收到800余人投递的1500余份简历。

多名留学生向记者表示,今年留学生找工作压力较大。一名英国留学的硕士毕业生马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学业课程已结束,但还未拿到毕业证。他原本计划在课程结束后,先在英国工作1-2年。因为新冠疫情暴发,他取消了在英国找工作的想法。“临时决定回国找工作,面临着很多难题和压力。一方面,我们对国内的企业缺乏了解,需要从头补起;另一方面,不少留学生受疫情影响回国找工作,加剧了竞争。”

本科在北京就读、研究生在英国拉夫堡大学就读的孙同学目标明确。他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希望能找到和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在招聘会现场,他在一家篮球公司和一家提供国际商务类岗位的公司分别投了简历。

记者也发现,部分2020届未就业的学生对找工作存在焦虑情绪。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同学表示,她于2020年6月毕业,在考研失败后由于家庭原因放弃再战,开始找工作,“身边的同学都陆续找到了工作了,我很焦虑。除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外,不太相关的文职工作我也考虑。现在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工作。”

78家各类企业多条件考量求职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会企业中不仅有北京银行、自来水集团、北辰实业、纳通医疗等知名企业,还有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契合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涉及金融、医疗等不同类型。

工资、福利待遇都是吸引求职者的“重要武器”。六险一金、员工宿舍、北京户口、安家费、福利房……记者发现,为吸引求职者,不少参会企业展示了各自的福利待遇。

应聘者在拍摄用人单位列出的待遇。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招聘会开始后半个小时,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在现场负责招聘的许女士已经收到了近20份简历。许女士告诉记者,这次公司招聘的职位很多,一般管理岗和生产岗有近90个职位,额外还有40个劳务派遣的职位,“学生的热情也很高,我们之前准备的情况登记表都不够用了。”许女士介绍,由于公司在昌平,所以此次招聘更希望能招聘一些昌平生源的学生,“我们机关有食堂,但是不解决住宿,所以想找一些离家比较近的。”

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申女士告诉记者,今天收到的简历并不多,“我们招的主要是化工研发和证券事务类,但是目前还没有化工研发专业的学生投简历。来应聘的主要还是金融、财会专业的学生,跟证券岗位的契合度还是可以的。”申女士表示,公司最看重的是学生所学专业、实习经历以及沟通能力,“专业对口还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岗位涉及到跟不同部门接触,所以也会格外看重学生的沟通能力。”

主办方提前精准发送信息,现场设置就业指导专区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此次招聘会的服务性和针对性,主办方不仅提前将招聘会信息精准点对点发送到学生手中,还现场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区,让专家现场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指导。

在场馆的入口处,有两个展位格外火爆,不少求职者手拿简历排队等待。记者了解到,这是此次招聘会特设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区,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李建和“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师韩晨光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

“老师,我大专毕业,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毕业于某大专园艺专业的一名学生小齐(化名)已在家待业超过半年。他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同时对自己专科的身份有点自卑。李建在沟通中发现,小齐不善言辞,但却很踏实,读书期间还考了花艺资格证书。李建给他的建议是,千万不要闲下来,“可以去花店或花艺市场,利用专业优势先打工,把这段实习经历写进简历,等再找工作时就拥有了一段别人没有的经历。”

2020届硕士毕业生小婕也待业近半年,她所学的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因为疫情原因没及时找工作。李建发现,小婕的问题在于只想找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博物馆能提供的岗位又有限。从小婕的简历中,李建了解到她本科专业是教育学,于是,李建建议小婕不要只盯着博物馆,也可以看看博物馆与教育学相结合的工作。同时,给自己设置几个不同的求职梯队,“不能一棵树吊死。”

记者还了解到,提前点对点发送相关信息也是此次招聘会的一大亮点。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琳介绍,为了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和服务性,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借助北京市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提前一周将招聘会信息精准推送到学生手中。“2020届及往届未毕业的学生,还有北京以外但是有在系统登记的学生,我们都提前推送了消息。”赵琳介绍,针对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则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了点对点推送消息。

就业专家支招:别“死磕”、避开简历雷区

李建表示,来找她咨询就业指导的学生,虽自身问题高度个性化,但一个普遍的特点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知道到哪里找到适合的工作。

对于这类的,她的建议是,首先是不要闲下来,不给自己长时间的空窗期。她表示,有一些求职者手里已有还不错的录用通知,但总觉得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觉得还可以拖到明年的春季招聘。“即使手里没有特别喜欢的工作,也不要拖着。到了明年春天,就又会有一批新的求职者和你一起竞争。”

第二,不要“死磕”某个岗位。有些求职者,一定要进“大厂”或进入有编制的工作,导致错过了求职的最佳时间。李建表示,当喜欢的岗位不招人或是求职失败时,不要想着“死磕”。可以结合求职进程,给自己设置不同的求职梯队。一旦错失应届生的身份,又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在求职市场上的处境会非常艰难。

第三,多渠道了解信息,了解不同的岗位都是做什么的。“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去咨询进入这个行业工作的学长、学姐等前辈,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时间怎么运用、工作中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第四,做好职业规划,哪怕出于种种原因,求职者暂时从事了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工作。“比如有些学工科的女孩子,最后去做了行政。那么,从入职开始,就要给自己设置目标,像两年内有哪些提升,未来是否要在公司里转型、转岗,是否要跳槽去更好的公司等等。然后积累相关的知识、学习相关技能。”

最后,李建特别提醒求职者注意简历。她在现场看到的简历大部分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求职目标不明确、信息杂糅、页数过多。“不要拿一份简历去投不同的岗位。个人简历最好不要超过一页,类似身高、体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无用信息尽量不要写。”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杨菲菲 摄影记者李木易 校对 柳宝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