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姜秋勇(通讯作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2年10月
一线聚焦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
摘 要:近年来,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频繁互动,展现了各国的文化魅力,但目前仍存在因文化词汇缺省造成翻译困境、译文误译频现等翻译问题。针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笔者提倡采取增译补充法、释译法等“变通”策略,同时建议在文化认同的视角下积极探索构建各国民众参与其中的复调传播多元新格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对外传播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浓缩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集体智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对话之路”,正如该组织的官员安娜·保利尼所指出的,丝绸之路是全球不同文化和族群间互动的典范。丝绸之路同时是承载着各民族间多元民俗文化的路,见证过各国民俗文化交流合作的盛衰变迁。
共建“一带一路”秉承着古丝绸之路形成的思路精神,其魅力在于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互联互通,而“民心相通”的实现必然离不开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媒体不乏质疑、偏见甚至恶意扭曲。这一倡议的顺利实施取决于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同与接受程度,因此,极有必要消除疑虑和误解,创造积极的国际舆论环境,主动且准确地阐释此倡议的合作共赢性。高度的语言交流和有效的文化沟通能成功软化敏感性问题,提升沿线国家人民对此倡议的认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扎根人们心中。
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在民心相通方面,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要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中国需要以自信的态度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更客观地看待中国,树立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需要发挥民俗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俗文化的重大传播成效
在《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家大力支持中医、烹饪、武术、文物、节日等传统文化项目“走出去”,并积极推介民乐、戏曲、国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让国外民众在审美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在一系列政策的完善和推动下,中国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快速传播,“走出去”事业蓬勃发展。
除了制定政策,完善文化传播的顶层设计,政府积极主导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成为中国向世界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不同民俗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主要成就如下:
(一)北京冬奥会匠心独运、不遗余力地呈现中国的丰富民俗符号
北京冬奥会徽章融入中国人的极致浪漫,或制作成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民间故事图案,或制作成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间舞蹈图案,以及月饼、元宵等民俗文化符号。徽章上的“北京中轴线”系列展示着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等传统建筑艺术。冬奥会的火种灯和火种台创意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和传统青铜礼器,使华夏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契合。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隐喻,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被称作“丝国”,比喻滑行时带出的轨迹犹如条条丝带。
总之,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的中华文化,从中医到皮影,从剪纸到景泰蓝,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绽放。通过这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北京冬奥会成功地把一个生动的、热情的、极富文化底蕴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成为展现中国形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二)李子柒等网红博主用短视频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民俗文化元素
李子柒被称作“一个用镜头记录民俗文化的奇女子”,她的短视频凝练了诸多民俗文化符号和元素,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完美诠释与输出。其中一条视频弘扬了蜀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打动了千万外国粉丝的心。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主要指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是在丝绸、软缎等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精美传统工艺,被视为“蜀中之宝”。李子柒专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拜师学习蜀绣制作,又耗时一年多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这条视频引发了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在内的千万粉丝的由衷赞叹,他们纷纷用“artwork”(工艺品)、“masterpiece”(杰作)等词来表示他们对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品的艳羡。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俗文化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
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民俗文化交流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甚至在一些国家形成了“中国热”。比如,中国春节“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发行中国生肖文化题材的邮票已成为近年来不少国家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
据统计分析,传播最为广泛的中国民俗文化包括舞狮舞龙、民间舞蹈、武术(太极拳为主)、地方戏曲(京剧为主)等活动表达方式,如:2022年2月初,“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月活动在哥伦比亚进行的云演出广受好评,其中包括展现江南民俗的江南风格舞蹈、杂技剧《鸿雁》、扬州杖头木偶剧《白雪公主》等。民歌、传统乐器演奏(古筝为主)等音乐表达方式得以弘扬,如黄兹合把海南八音这种由椰子壳、黄花梨、槟榔木制作的民俗乐器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丝绸、刺绣、漆器、瓷器等民间艺术品持续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喜爱,如2022年2月,73岁的古巴华裔造型艺术家阿尔弗雷多·钟创作的一座1.8米高的兵马俑雕塑亮相于哈瓦那,向古巴民众展示中华文化。风筝、剪纸、书法、国画等艺术形式颇受人们喜爱,俄罗斯小伙谢尔盖在“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庆阳向民间艺人学习“冰墩墩”样子的香包制作,并称“希望成为一名中俄文化的传播者”。
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爱上了中国的优秀民俗文化,他们穿汉服、说中国各地方言,对汉语歌曲、中国书法等上了瘾,主动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或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分享中国文化,他们的努力使一个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得以凸显。
(四)交汇融合的民俗文化活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
不同的文化要在相遇相知且彼此欣赏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交流互鉴、交汇融合。在交流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彼此的相似点,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使民众了解各国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引发他国遇知音的感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文化基础。
2022年1月,比利时安特卫普动物园举办了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主题的第六次中国灯光节,中国的花灯艺术家们用绸缎和金属将红心皇后和柴郡猫等经典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呈现了中国花灯与欧洲童话的完美融合,有助于中比人民之间建立更深的文化理解。
三、中国特色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困境及“变通”策略下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中国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取得了不菲成就,但也应看到,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发展并不平衡,在翻译和传播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英国翻译学家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目的和主旨是实现和促进文化移植和文化交融。外宣翻译的质量决定着国外受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在中国民俗文化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缺乏全面统一的中国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体系,各地区的民俗特色文化翻译现状堪忧,在民俗文化对外推广上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有关民俗文化翻译的资料不足、质量偏低
现有的翻译资料笼统有限,内容欠丰富、欠翔实,各地民俗文化的翻译资料多见于博物馆展厅、旅游指南及宣传册、景点标语牌介绍,相关书籍稀缺,纪录片、网站、微信公众号缺乏英文版。不仅如此,现有的民俗文化翻译质量较低,主要存在如下三种问题:
1.文化负载词繁多、文化词汇缺省等造成的民俗文化外宣困难。例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掼牛”、流行于广东揭阳等地的“行彩桥”,以及充满当地方言及文化特色的豫剧、粤剧、川剧、潮剧等,均不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中找到对应的习俗,更遑论在译语中呈现准确、贴切的词汇翻译。再如,“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的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是有着极高文学艺术价值的表演艺术。这种民歌在其他国家找不到完全对应的内容和形式,属于民俗文化词汇空缺,如果直译为“flower”,势必会造成误解,将民歌名称误译为花朵名称。
2.译文的文化输出不明显,未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精髓。民俗文化翻译很多时候只做了语言的僵化转换和机械对应,存在着音译过度、词不达意、翻译腔严重等问题。例如,“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是福建漳州市云霄县的大型民俗活动,以再现陈元光及其他诸位将军戍卫边境的情景。有译者滥用音译法,将其译为“Yunxiao Kaizhang Shengwang Xunan”,此种音译只能使外国人如坠云里雾里,完全不能理解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涵;再如,“南塘吹打乐”是流行于广东汕尾市的传统器乐乐种之一,它以大小唢呐“吹歌”为主,并辅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有译者将其直译为“Nantang percussion music”,在英语中,“percussion”是打击乐的统称,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打击乐器,如此的直译不能使国外受众区分“南塘吹打乐”与本国或本民族打击乐器的差异,其结果必然是阻断了中国的民俗活动和民间音乐的对外准确传播,并未达到传播中国民俗核心特色文化的目的。
3.现有的诸多翻译表达不准确、不到位,译文晦涩难懂,中式英语表达明显,甚至存在较多由于对民俗文化词理解不准确、望文生义、译文选词不当等引起的误译。例如,将壮族嘹歌中的《贼歌》译为“Song of Thieves”,事实上,“贼”在壮语中为“纹刺”之意,“贼歌”实则指“纹刺的兵勇”,而不是“盗贼之歌”,这是典型的因对民俗文化词理解不当而导致的误译;再如,“花婆”亦称“花婆神”,是壮族民间信仰的神祇,既主管妇女生育,又是小孩的保护神。有译者将其译为“Flower God”,容易被受众误解为主管花卉的神,而使“花婆”这一民俗文化词在译语中失去了其本来的内涵,是由于翻译时选词不当而造成的误译。
(二)应尽快建构全面具体的翻译理论和阐释框架,探讨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在尊重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及语言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国外受众的民族文化传统、心理思维模式和审美接受习惯,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准确传递民俗文化信息,以便在翻译时更加注重各民族、各地区核心特色文化的突出与呈现。
1.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应遵循“变通”策略。张健认为,外宣翻译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的交际活动,它应重朴直、重交流和信息的传播。因此,外宣材料的翻译应是灵活的,建议采用变通策略来满足不同层面的国外受众。在译文中,除最大化保留和传达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外,还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这就要求译者贴近国外受众的需求,以受众最大化的接受为导向,努力寻求中国民俗文化与国外受众文化的契合点,充分考虑各个国家语言的实际表达形式,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误译。现阶段在翻译策略选择上,提倡采取“变译”手段。[1]即对民俗文化信息进行扩充、取舍、删减等以传递其核心内容为宗旨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变通”的策略和效果,方便实现国外受众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接受。最为常用、有效的翻译民俗特色文化的变通方法包括增译补充法、释译法等。
2.以增译补充法填补国外受众的认知空白。增译补充法主要指在译文中添加语句、注释、图表来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交代隐含信息,使民俗文化内涵得以明示和彰显,增译补充法包括音译/直译加注释、音译/直译加解释、音译/直译加图画等,即在音译或直译的基础上添加注释、脚注等解释性语言材料和图片、视频等可视化非语言材料。例如,上文提到的“花儿”可译为Hua'er (a genre of folksong)或Folksong Hua'er,在音译“Hua'er”的基础上添加解释性词汇“a genre of folksong”或“folksong”,向国外受众明示“花儿”是一种特殊的中国传统民歌形式。
3.以释译法凸显中国民俗文化内涵。释译法其实是意译法的一种,指在译文中直接将原语中所具有的浓郁民俗文化表达进行较为准确的阐释翻译,使目标语受众对于译文产生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有效接受。有些民俗文化虽然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项,但可以用英语中最自然、最接近、最贴切的语言进行释译,以方便目标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实现民俗文化的对外高效传播。例如,上文提到的“云霄开漳圣王巡安”这一民俗,应采取释译法翻译,在译文中直接阐释翻译为“Folk-Custom Activities in Yunxiao in Memory of Zhangzhou HolyKing”[2],如此才能有效传递文化内涵,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效果。
四、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困境及深层次传播的路径选择
民俗文化走出去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民俗文化的成功传播不仅要考虑语言文字层面的转换,还要重视传播手段、海外受众国家的社会历史环境、意识形态等。截至2022年4月,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差异明显、宗教冲突不断、价值观念多元、语言资源丰富,如何在其中推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探讨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层次传播亦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国民俗文化传播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甚至在世界上备受瞩目,但由于某些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恶意扭曲,以及沿线国家复杂的意识形态影响,兼之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仍面临较大困境,实现其沟通民心的传播使命仍任重而道远。当前,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宗教、社会制度等意识形态多元复杂,且相关研究不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亦是各种宗教交汇博弈之场所。社会制度方面,沿线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君主制国家等多种制度。但是国内的史学研究、宗教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研究较匮乏。如此,中国民俗文化只停留在传播活动的表面,很难走进沿线国家人民的心中,造成热闹喧嚣有余而厚重深刻不足的局面。
2.语言文化复杂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2022年4月,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近60种,涵盖了世界九大语系的不同语族和语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约有两千余种,大多数国家拥有一种官方语言,少数国家有两种官方语言,此外,还存在着众多的非官方语言。沿线国家的语言既包括使用广泛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英语、俄语等通用语种,也包括马来语、泰米尔语、波斯语、土耳其语、黑山语等非通用语种。然而,目前精通这些国家语言和文化的非通用语人才十分稀缺,这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与障碍。
3.传播主体以官方主导为主,民间外交途径失衡。近年来,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主要以举办文艺演出、文化博览会、成立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发行纸质刊物或电子媒体等形式开展,有着明显的官方色彩。但国之交在于民之亲,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舆论环境,在某些西方媒体的刻意误导下,有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产生了一些误解和负面情绪。而一些在地化的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对国际形势、国际规则的了解,缺乏与当地人民交流的意愿和能力,造成了中国声音和中国精神的缺失,未能打通民心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二)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的复调传播策略
赵永华、刘娟认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成功与否取决于文化认同的程度,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需要思考如何构建自我,如何被文化他者感知,如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如何避免由于偏见而造成的双方认知偏差,如何通过文化互鉴调整和重构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同观,以及如何克服其陌生恐惧感。[3]“一带一路”民俗文化传播应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探求不同国家民族的普遍情感和共同价值,形成情感意义共同体,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定点、精准传播促进文化认同。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想要成功地“走出去”,必然不能将某种民俗文化“放之四海而皆准”。洞察沿线国家受众的心理诉求、文化习俗,比较文化传统的差异,剖析传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审美,筛选有针对性的民俗文化艺术产品,借助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做到“定点投放”,精准、有效传播。可考虑制定“一地一国一策”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策略,一个省区对应一或几个沿线国家,深入调研该国的意识形态、文化消费习惯等,选取适合该国的民俗文化消费产品,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播行动,在特定的国家传播特定的民俗文化。
2.培养高层次非通用语人才。为顺利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亟须着力培养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高层次非通用语人才和关键土著语言人才。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深厚的语言文化资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其心灵,实现相知相交的民心相通,从而助力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同。国内重点外语类院校目前已成为培养非通用语人才的主阵地,如北外倡导的“101工程”非通用语振兴计划,旨在建设一套覆盖7种通用语种和94种非通用语种语言的保护、研究、教学、服务体系,以彰显人类语言共同体理念和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上外倡导“跨通融”理念,立足“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培养内涵,旨在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中外文化底蕴深厚、专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语言人才。地方高校可借鉴以上经验,立足本校特色,加大对关键非通用语言、历史学等的投入,引进高素质国际人才,培养熟悉跨国经营管理、擅长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交流、贸易、传播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俗文化传播提供理论知识和智慧支持。
3.官方、民间共建“复调传播”多元新格局。“一带一路”民俗文化交流的重点在于互鉴、互赏,中国不要一味地强调中华民俗文化的输出,还要擅长吸引、鼓励其他国家展现自身的丰富民俗文化,因此,“一带一路”的民俗文化传播应是多声部的复调传播。2022年2月18日,“第四届巴西电影展”北京站开幕,影展呈现了八部反映巴西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景观的佳作。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具有普遍人性意义的电影向中国观众介绍多样的巴西文化;他还希望以电影为媒介,发掘两国的民族共通性,引发两国人民的情感共鸣。
除官方行为外,我们应积极推动各国民众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力量,促进民间民俗文化的“复调传播”。再次,充分发挥沿线跨界民族的地缘位置、语言便利等优势,开展多样化、深层次的基层人民之间的民俗文化交流。与此同时,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其中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占比已超过80%。跟孔子学院的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通过在中国各地的实际感知更能获取当地民俗文化的第一手体验,是增强国际影响力、讲述中国故事、输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30(01):19-27+43+72.
[2]胡庆洪,文军.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上海翻译,2016(02):43-46.
[3]赵永华,刘娟.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国际新闻界,2018,40(12):67-82.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2021ZC024)阶段性成果。】
《全媒体探索》杂志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6/G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8X。2021年8月创刊。
办刊宗旨:聚焦媒体融合前沿,交流实践探索经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打造研究沟通平台,助力媒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一线聚焦、融合转型、传播视点、舆情观察、新闻实务、视听传播、县级融媒、个案解析、智能应用、传媒法治、全媒人才、经营管理等。
投稿邮箱:qmttsbj@126.com
联系电话:0531—8519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