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沖擊下大學生就業危中有機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今年即將離開校園的高校畢業生來說,這個春天的確與往年大不相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他們原有的生活、學習節奏,而且影響了他們的求職和就業計劃。
來自省教育廳的統計數據顯示,雲南省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為25.3萬人,比2019年增加4萬余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一方面,持續的疫情防控造成一批企業生產和經營出現困難,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計劃舉辦的現場招聘會紛紛取消,畢業生們熟悉的傳統求職場景和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全省的高校畢業生們,是否迎來了最難就業年?
現狀
畢業生多了崗位少了
大家都挺焦急
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874萬人,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疫情突發正值春季招聘期,導致整個市場需求下降,線下招聘暫停,選擇余地明顯收窄,畢業生求職就業受到較大影響。疫情也加速了部分行業需求調整,畢業生人崗匹配難度有所增加。
“其實過年前都還是慢節奏,我不是特別著急。想著等開學了去找個旅行社實習,但疫情的發展完全出乎意料,旅游業受到的打擊特別大。現在旅行社幾乎都沒有招聘了,我2月中旬就開始投簡歷,跟我專業相符的職位太少了,電商平台的客戶專員、公司文員這些職位我都投過,但都沒有回應。”昆明學院旅游學院的大四學生陳潤說。
同樣著急的,還有高校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每年三四月都是高校畢業生求職、面試的高峰期,但今年我們明顯感受到用人單位的需求變少了。比如我們3月13日舉辦的雲南省2020屆藝術類畢業生春季視頻雙選會,一共隻有160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494個,招聘需求人數5746人,但求職者有6256人。參加企業數量、崗位數都有明顯下降。”雲南藝術學院學生處副處長邵清友介紹。
一名從事企業招聘工作的人力資源部主管表示,“投遞過來的簡歷就像雪花一樣飛來,今年企業的招聘預算降低,招聘數量、招聘方式也有很大變化,從收到的簡歷中,我們能看出學生們的焦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也擔心錯過或找不到匹配公司崗位要求的人才。
昆明一家國企的招聘負責人發現,疫情之后,應屆高校畢業生對於就業都有焦慮,急切地想要上崗。“作為一家制造型企業,我們每年招聘的專業針對性都很強,主要招聘工科院校學生。相較於往年,我們的招聘崗位數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每個崗位的應聘者數量至少增長了3倍至5倍。”這位負責人表示,疫情后的春招,他每天都會收到海量簡歷,“凌晨2點至3點手機上都會顯示有新的簡歷投送,我每天看簡歷看得眼睛都花了,可能疫情對應屆畢業生造成了一定就業壓力,盡管我們的專業限制比較明確,但還是有各種不符合專業條件的應往屆畢業生投來簡歷,可能是想著能多投一份就多一個機會。”這位負責人說,疫情也給畢業生們的就業觀帶來了一定轉變,“前幾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特別是那些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就業都是以薪酬待遇作為第一評判標准,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學生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國企這種相對穩定的單位。我們發布招聘簡章后,很多求職者給我打電話時,問得最多的就兩個問題:是不是國企?什麼時候可以上班?”
應對
“雲招聘”促就業
僅660家企業就供崗17960個
面對疫情給高校畢業生就業造成的特殊困難,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各方面積極行動起來,聯手織緊織牢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網。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專門就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做出全面部署。《昆明市2020年穩定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確,要鼓勵重點領域開發崗位。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等行業主管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機制,廣泛收集工業制造、交通運輸、商貿物流、建筑、醫療衛生等領域項目建設和崗位需求信息,並組織企業及時將崗位信息錄入“雲南省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和昆明智慧就業服務平台,實現崗位歸集、信息共享。
3月1日,曾慶艷入職昆明一家花卉公司,成為一名會計,她心裡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
“特別著急,就想著要趕緊找到工作。”曾慶艷說。她是雲師大商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去年畢業后進入待業狀態,原想著考上會計相關資格証后再就業,沒想到計劃被一場疫情打亂。“如果再不就業的話,我擔心今年都找不到工作了,這樣生活壓力就會很大。”春節后,曾慶艷開始在各大招聘平台投遞簡歷,“真的是海投,但因為疫情影響,都沒回應。”后來,曾慶艷在網絡上看到昆明人才招聘考試網開設“昆明市2020年春季網絡公益專場招聘會視頻面試專區”,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點擊進入網站,開始雲上找工作。“我一共選擇了3個職位,后來這家花卉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聯系了我,網絡面試之后給了我確定的答復。3月1日我正式入職,月薪有4000多元。”曾慶艷覺得,自己很幸運。受疫情影響,她的很多朋友也在尋覓工作,但由於職位不合適、薪酬待遇不符合期望值等,他們還在繼續尋找新機會。
像曾慶艷這樣通過“雲招聘”找到工作崗位的高校畢業生,還有很多。
昆明市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盧瑜萍介紹,受疫情影響,2月3日起,雲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暫停舉辦原定開展的各類現場“雙選會”及與有關高校合作的校園招聘會活動。為了積極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廣大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服務需求,2月19日起,由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昆明市人才服務中心承辦的“抗擊新冠疫情,助力企業發展”昆明市2020年春季網絡公益專場招聘會開始舉辦,網絡雲視頻面試專區同時上線運行。
“截至3月31日下午,共有660家企業通過視頻面試專區參加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7960個。共有3780名求職者入場與企業進行線上對接,其中通知復試512人,通知擬錄用189人。”盧瑜萍介紹。
前景
就業新政不斷落地
機遇與挑戰並存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家庭的期盼,一頭連著社會的穩定。
除了《昆明市2020年穩定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3月12日,昆明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鼓勵省外高校畢業生到昆明就業創業實施辦法(試行)》,通過“真金白銀”的補貼、補助,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扶持力度。根據實施辦法,在昆明就業創業的省外高校應屆畢業生,憑租房合同、勞動合同及繳納養老保險証明,可申領租房補貼。此外,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緊缺專業的畢業生,在此基礎上按照每人增加2000元標准給予支持……
自上而下,一道道就業新政逐步落地,政府、企事業單位、高校也在主動作為,想方設法擴大就業總量。2月份以來,昆明陸續召開了4場“春風送真情 就業暖民心”線上綜合類供需洽談會,繼續積極組織招聘單位與畢業生掃碼完成高校畢業生精准招聘平台注冊工作,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幫扶。此外,3月份還召開“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高校畢業生綜合類專場招聘會,協助雲南省教育廳組織了100家企業參加線上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321個,共有5100余名求職者與企業進行線上對接,其中通知復試731人。
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冠肺炎疫情在給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造成沖擊的同時,客觀上也促進了昆明進一步向數字經濟轉型並由此創造大批新的就業機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施展身手的新舞台。像遠程醫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這些發展迅速的新業態,尤其是其中享受到穩崗補助、社保免交等新政優惠的中小微企業,也在加速形成新的“就業蓄水池”。
智聯招聘發布的報告顯示,復工復產后,醫藥/生物工程、教育、服務類行業的招聘職位數佔比均提升了1%以上。
“雖然整體來說企業提供的崗位數量少了,但在短視頻、教育、電商等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我們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現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雲南藝術學院學生處副處長邵清友說。
“看到太多裁員、降薪的信息,現在挺羨慕有‘鐵飯碗’的人。”經歷了一系列找工作的挫折,陳潤給自己打氣,目前的困境只是暫時的,她決定一邊繼續找工作,一邊參加今年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說不定能逆風翻盤。(李雙雙)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