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校附属学校,家长都不会感到很陌生。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川大附属、成大附属、电子科大附属、交大附属、财大附属、中医大附属这些学校,数量还是挺可观的。
都有个“附属”概念,那这个附属具体有啥本质性含义呢?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设立这些学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教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孩子就近上学,对于教职工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而近些年来,除了方便职工子弟读书,高校资源还可以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很多帮助,特别是在“校地共建”的背景下,高校的很多教育资源也下沉到了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资源更丰富,教学理念更先进,甚至高校的一些科研成果直接可用于基础教育段的教学,这显然是件好事。不过,随着高校附属中学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少家长也会有些疑惑,同样是高校附属学校,不同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擅长,那么他们对应的附属学校是否也各有特点?都有哪些特点?
此前,我们已经盘点过电子科大附属、西南交大附属和“川师系”学校,今天,我们继续来盘一盘成大附属学校。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
成立不到3年,口碑逐渐崛起
娃娃直接可以在大学里就读
“听别人说,成大附幼还是可以哇?”
就在近两年,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城东片区的家长开始熟悉成大附幼这个名字。这是一所正处于“幼儿年龄段”的学校,2019年才成立,今年刚好“3岁”。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
不过,虽然开办时间不久,幼儿园还是俘获了不少家长的“芳心”,其中最直观的一个证据就是:近两年招生计划都是一次性满足,没有补录环节。可见家长还是比较认同的。
从基本盘面来说,这是一所由龙泉驿区教育局和成都大学共同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惠幼儿园,占地面积达到了8036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达到了4200平方米,这个面积对于娃娃开展户外活动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但家长们显然不只是看中学校的“大”。有家长透露,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给予幼儿园的师资支持和理念支持,是自己选择成大附幼的首要原因。这里就要说到这个幼儿园的背景了。成大附幼的大部分师资都算得上是妥妥的“成大直系”,例如就是由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何叶担任的,执教教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还有研究生。
园长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
从地理位置来看,幼儿园就在成都大学校园里,离家近,娃娃就读很方便。
除此以外,幼儿园还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实习就业基地”、“成都大学教育集团幼儿教师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实习就业基地”。换句话说,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最全最新教育教学理念都将通过教师,直接运用在幼儿园的娃娃身上。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
记者还了解到,成大附幼提倡的教育理念是“呵护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儿童意志品质,发掘儿童兴趣才能,支持儿童探索创造”,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支持幼儿的全人发展,所以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课程与活动,如“走进成大”活动、“家长进课堂”活动、“亲子农耕活动”、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全纳课程。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再深入做一些了解。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校长出自“人北”系
学校开在大学里,是“两自一包”公立学校
2019年,一份校长的任命通知引发媒体和城东家长们的关注。通知显示,任命崔雪梅为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校校长。公开资料显示:崔雪梅曾担任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副校长,还是成都市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履历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作为一所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举办、成都大学领办的“两自一包”公立学校,还是一所“校地共建”小学。学校自从诞生以来,就建立起了小学与大学,小学与社会的综合关系,希望能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人的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学校位置也比较好找,就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片区,也就是成都大学校内,紧挨着万亩湿地公园青龙湖,学校占地达到了47亩,建筑面积 17294.76平米,规划班级36个,设计学位1620个,目前已经在2019年9月就正式开学。
随着学校的正式建立,不仅可以满足辖区内符合入学条件适龄儿童和成都大学教职工子女的教育需求,还将作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的实践基地和科研基地。
作为成大附属系列的小学,课程特色方面又有哪些特色呢?
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学校打破了以往固定的5天教学日,通过重构课时,构建起了“4+N”课程体系。当N=1时,开设了“4+1”星期五课程。在星期五当天,既有单学科的渗透课程,又有多学科的融创课程。当N=2时,开设了“4+2”休息日课程,在周六周日,将校内与校外结合,从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学校还开设了“4+N”终身成长课程。
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校园一角
那么,哪些家庭可以入读这所学校呢?
我们也去查了查,学校的主要划片范围为户籍在十陵街道大梁村1-13组、17-22组(拆迁安置在明蜀新村)的适龄儿童,拆迁安置在成大二期的适龄儿童。
总的来说,学校硬件不错,校长出自名校,师资得到成大的直接支持,而且这种大学里的小学,在氛围上还是能感受到大学学术氛围的浸润,因此,还是很值得城东家长关注。
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也就是以前的“龙盛小学”
目前已拥有两个校区,实力和口碑还有待提高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学校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龙盛小学,恐怕很多家长也就清楚了。
2018年,成都大学校与成华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成都市龙盛小学挂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园一角
当时,签约会上还宣布,成华区人民政府将推动校地合作共建附属小学工作开展,推动成都大学和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实施共同管理和深度融合。成都大学也在现场表示,未来将发挥师范学院专业优势,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等多个方面对学校进行指导。
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学
学校最初有卓立校区,就在成华区丛桂二巷3号,招生划片范围为丛森路:18号(奥山府.九重锦);丛桂一巷、丛桂二巷、丛桂三巷、丛林路、丛荟路;现在又新增加了卓逸校区,位于隆兴南四路东侧,占地约20.81亩,建筑面积约2.08万平米,办学规模拥有30个班,可提供学位1350个。招生划片范围为华翰路以东、龙潭寺东路沿线铁路以南、成致路沿线铁路以北及原龙盛(北区)区域。
既然是成大附属系列的学校,学校和成都大学也会产生很多联系。例如成都大学教授团队及博士工作站就和学校课程课堂进行结合,还邀请了成都大学知名教授如黄云峰、陈大伟等与学校教师进行结对捆绑式发展,让娃娃有机会与博士们实现零距离接触、交流。
不过呢,毕竟合作从2018年才开始,加上原龙盛小学的底子相对弱一些,所以目前这个学校在城东片区还是有点“小透明”,至于后续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
最年轻的省二级学校之一
处于成华区中等水平,收分刚好压省重线
作为成大附属系列的中学,算得上是成都大学的嫡系“亲儿子”了,热度还是比较高。
学校位于成华区三友路,创建于1992年。在2020年1月2日,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发文认定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校,成为了最年轻的省二级之一,也就是家长们所谓的“省重点”。2019年9月,涂学刚正式担任了该校校长。在此之前,他是中学的高级教师,曾就职于成都实验中学,而后担任了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校长。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
在办学特色方面,学校坚持的是“全面育人、差异发展、多元成长”的办学策略,可以说,不管是课程建设还是特色课程的搭建方面,和同一级的学校相比而言,都还是比较有特色。
据家长透露,学校的各项教学设施设备都还是比较先进,其中设置的有创新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图书馆、校园电视台等等,整体上还是能给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锻炼和展示平台。
此外,德育方面也是学校重点抓的一项内容。学校以“美德教育”学校文化为主题,以“三段式”课堂教学为重点,也是希望能够依托成都大学来助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体双翼”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推动学校实现内涵提升、品质发展。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校园一角
目前,随着双水碾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学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最明显的就是高中规模预计会达到每个年级8个班以上,娃娃还可以选择住宿了。
对于家长们最关心的招生内容,学校主要面向“5+2”区域招生,招生名额通常在300人左右。学校2021年的统招分数线在556分,刚好达到省重线,比起列五中学、49中这些学校,在成华区来说这个分数算是偏低的。
当然,从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来看,虽然在区内比较一般,但是近几年还是有些娃娃考上了不错的学校。再换个角度来说,关于高中的选择,我们还是坚持认为考察学校时要结合考量自己孩子和学校的匹配度,而不是盲目崇拜名校。
记者丨殷建 刘珂君 陈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