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水人用起炊锅来 北方人都馋
冬天吃什么?北方人夹起羊肉就往炊锅里涮。而在云南建水,炊锅不涮肉,而是把食材放进锅里焖煮。
那这铜炊锅是如何从北方走进云南,又走进建水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呢?相传是忽必烈打下云南后,始终不忘游牧民族常吃的涮羊肉,于是便令工匠用云南盛产的铜,参照蒙古将士头盔的模样,制作了锅灶一体、方便携带和使用的炊具来涮羊肉吃。
后来,铜炊锅流传到民间后,经不断改良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善于做美食的建水人利用这一炊具,装入各种新鲜食材后,改涮食为焖煮,把食用美食的过程精炼成了“铺炊”“烧炊”“吃炊”三个步骤,将铜炊锅的使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建水,每当冬季到次年的清明扫墓、外出郊游踏青时,都有吃“炊锅”的习俗。一大早,家里的大人去到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采买建水地道的老豆腐、个大饱满的香芋、翠绿的青豌豆、新鲜上市的莴笋,以及排骨、五花肉和小仔鸡,再加上入冬前晒干的黄花菜和笋丝,铜炊锅的食材就准备完毕了。而在家里的小孩也不吵闹,眼巴巴地等着,等大人回来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忙个不亦乐乎。
当一切准备妥当后,就可以开始“铺炊”了。“铺炊”要按顺序来放入食材,传统做法是按从下到上,由荤到素,一层一层地放好。
各路食材“铺”好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在一锅里,浇上用鸡和筒子骨熬制的高汤,光是那股鲜香劲,就能勾出方圆十里的馋虫。
之后再把烧好的木炭放入炉膛中就可以“烧炊”了。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左右,一锅热气腾腾的铜炊锅就被端上了餐桌,打开锅盖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不同于其他火锅,在建水吃铜炊锅时一般都先吃菜再喝汤,越吃到后面菜就更入味儿,汤也更鲜美。
春节即将来临,一年以来的辛苦与奔波都将在家人的团聚中得到安慰。作为建水美食的典型代表,炊锅是家人团聚饭桌上的常青树,层层铺叠的食材,都会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舌尖故事。
每到吃炊锅的时候,从粗犷的铜炊锅蒸腾出的热气都能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想拥有更多这样快乐的瞬间,又不想自己动手,那么去永兴食府·燕归楼总没错,一个电话师傅就会帮你搞定这份独属于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