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奔流,不朽的是革命精神;接续奋斗,不变的是初心使命。
2月28日上午,伴着春日细雨,参加2023年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投资促进大会项目现场拉练的与会人员来到本次拉练的第三站——仪陇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赶制订单,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抢抓工期……在一边走一边听一边看中,一个接一个富有仪陇特色的工业企业、经验做法依次呈现,让与会人员感受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革命老区工业发展的蓬勃动能。
A边走边看链式发展获点赞
上午9时许,拉练的车队徐徐驶入仪陇经开区。车窗外,一栋栋标准化的厂区厂房,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园区道路映入眼帘。
四川德创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位于仪陇经开区内,是仪陇站参观的第一个企业。走进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该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汽车减震器以及零配件系列产品的公司,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建成投产。
“目前,公司拥有130台设备、2条全自动喷涂及污水处理生产线,可以生产5个产品系列、3500多个品种的减震器,广泛应用于轿车、客车、货车、动车等领域。”四川德创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峰向与会人员介绍,产品具有十分成熟稳固的市场基础,远销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也占有主导地位。
四川铭鑫机械与四川德创紧紧相邻,它是一家从事各类汽车发动机的涨紧器、平行杆等组件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22年,总投资6000万元,现有员工32人,生产线5条。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建成投产。
从汽车减震器到涨紧器,它们均是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产业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仪陇从自身实际出发,聚焦链式发展,围绕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目前,全县共有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四大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企业27家。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逐渐成为仪陇的一张“金名片”。
与会人员纷纷为该县的链式发展竖起了大拇指。大家纷纷表示,仪陇扭住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产业全链条布局,目标明确、道路清晰,未来必定大有可为。
B后劲十足两大主导产业比翼双飞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多年来,工业是仪陇发展最大的短板。为了破解这一历史困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定一个发展共识,明确两大主导产业,革命老区吹响了“工业强县”的嘹亮号角。
来到协丰摇臂(三期)生产加工项目现场,只见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经过一道道程序,一个个标准化的摩托车摇臂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我们是一家从浙江玉环市招引入驻的企业,主要从事摩托车摇臂生产加工。”南充协丰摇臂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城向与会人员介绍,自落户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的重视和规划我们看在眼里,这坚定了我们深耕仪陇的信心,2022年7月,公司一、二、三期摇臂6条生产线全部建成,企业整体从浙江搬迁至仪陇。
离开产销两旺的生产企业,走进天薏能源生产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偌大的一块空地上,10余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奔走作业,进行场平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县”战略,仪陇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和小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正负极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专注细分领域、深耕细分市场,全力以赴强载体、延链条、优生态、促集群。天薏能源生产加工项目便是在这一大背景新招引的项目。
“我们主要从事全极耳锂离子小动力电池、电池组、电池零配件生产及电池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业务。”四川天薏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天辉说,整个项目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于2022年12月开工,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80%,预计今年12月底试生产。
据了解,目前仪陇已招引入驻天薏能源、星耀新能源、安那杰新能源等新能源企业5家。与会人员纷纷感叹,仪陇两大主导产业比翼双飞,这一做法符合县情,工业发展后劲十足。
C做优服务百鸟朝凤春满园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市场竞争力。
走进机械制造(汽配)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四川德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南充先秋季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四川玉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入驻投产,部分厂房还在进行扫尾工作。机械制造(汽配)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750亩,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主要围绕汽车汽配,招引培育机械制造及上下游配套项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招引入驻汽摩配及关联企业200家以上,解决就业15000人,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打造西南地区知名的以汽摩配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园。
“项目一期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3月内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17家签约企业陆续入驻。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项目二期建设,持续用力抓招引、强载体、优服务,力争每年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2025年建成标准厂房超100万平方米。
“一路走来,我们既看到了机器轰鸣的生产现场,也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有不断追加投资技改扩能的老项目,也有加速推进的新项目,深受震撼。这些项目不一定投资巨大、规模巨大,但却实实在在扎根仪陇、深耕仪陇,让仪陇逐渐形成了‘小鸟成群、百鸟朝凤’的工业发展格局,革命老区未来可期!”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主任孔北川参观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