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坚持“四聚焦”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09:58

今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省纪委监委明确要求“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攻方向”。4月23日,全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对今年加强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和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了安排部署。即日起,市纪委监委与市融媒体中心在《南充日报》开设《有事找纪检·监督解民忧》专栏,对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高效推动问题诉求化解、凝聚合力确保纠治常态长效的生动实践进行宣传报道。

●赵兴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双早

“经查,易延明违反廉洁纪律,违规申领自然灾害救灾救济款;违反工作纪律,违规审批宅基地……”日前,顺庆区纪委监委通报了该区荆溪街道坛罐窑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易延明严重违纪违法案。

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就是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传递到基层一线。易延明案的查处就是南充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充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坚持在部署推动上抓统筹、在执纪监督上重实绩、在审查调查上提质效、在能力素质上强专业,推动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实现“物理优化”向催生“化学反应”转化,不断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基础。

聚焦目标要求在统筹谋划部署上精准发力

“巩固拓展‘四强行动’成果,规范片区协作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和力量,深化业务培训,推动基层监督更加有力有效……”在南充市纪委七届四次全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军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大抓基层不放松,不断以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大抓基层,凝聚大抓基层合力,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近年来南充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

2023年,南充市纪委印发《健全“三个专班”运行机制提升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质效的通知》,对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完善清单管理、定期调度等九项机制,细化90项具体工作、138项监督任务,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指导9个县(市、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挂图作战,靶向发力,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按照“全市统考+分片检阅+定向盘点”思路,今年4月,南充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在互学互鉴、红脸出汗中明晰思路方向、找准着力重点,有力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南充市纪委监委还通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奖评选, 激励县(市、区)探索创新。2023年,全市9个县(市、区)共探索形成27项创新做法,其中顺庆区失业保险金问题、仪陇县公益性岗位管理问题等专项监督做法上升为全省整治项目,蓬安县“小数据”撬动“大监督”等9个创新项目在全市推广。

聚焦能力提升在全面补短提能上精准发力

“任镇纪委书记这几个月,虽然认真学习了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等纪律法规,但在具体操作实践中还是感觉需要不断‘充电’。”这是嘉陵区金凤镇纪委书记蔡其林在回忆起自己初任镇纪委书记时的深切感受。

去年底,南充市纪检监察系统新进干部培训班在张思德干部学院开班,培训班对全市2023年新进纪检监察系统的56名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蔡其林就是其中之一。

类似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不足、工作质效不高等问题的专题培训班,去年南充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办了35期。今年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铁军英才培育计划”中,截至目前已对2000余人次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了业务培训。

“我们把干部素质能力建设作为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质效的基础性工作,除专题培训外,还通过搭建笔录制作‘大练兵’、青年干部‘思享汇’、审查调查业务‘大比拼’等平台,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能说会写善办案’的复合型铁军英才队伍。”南充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472件520人,其中县乡两级立案449件497人,分别占全市总量的95.13%、95.58%,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聚焦案件质效在强力惩贪治腐上精准发力

前不久,南部县铁佛塘镇纪委工作人员在进村入户走访时接到群众举报该镇许家桥村村干部梁某在落实低保政策时,存在信息作假、优亲厚友问题。经铁佛塘镇纪委派出调查组查证属实,梁某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办案为引领,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蹇建生,嘉陵区文峰街道原党工委书记赵剑波等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干部先后被查处。今年以来,全市已从严查处“微腐败”问题132件162人、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14件43人、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方面问题62件69人。

查处不是目的,治理才是根本。针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南充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提示函或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建章立制300余个,如“暗标盲评”等新建机制已见到初效。

聚焦群众关切在推动基层治理上精准发力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营山县大庙乡百庙村村民郑术琼的养老保险金到账后,其女儿何丽君高兴地打电话向该县纪委监委干部表达谢意。

此前,郑术琼的户籍信息被他人冒用,并被对方在异地购买了社保,造成郑术琼参保信息异常,无法领取养老保险金。营山县纪委监委干部在“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转作风”活动中了解情况后,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为民排忧解难。去年以来,南充市纪委监委按照“委领导+室组地”模式组建56个县乡协作区,扎实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转作风”活动,深化“三接访”“坝坝会”“村村响”工作,收集化解群众问题诉求3万余件。针对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问题,督促对1150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发现问题线索247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26个。

对群众反映问题诉求背后的问题进行深挖,是巩固扩大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2023年,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乡村振兴领域责任落实不力、营商环境领域政策“悬空”、人社领域证书管理发放不规范等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开展专项治理,一批相关责任人随即受到查处,并形成强烈震慑。

与此同时,针对政策性粮油购销监管断链问题,在南充市纪委监委主推下建成的“一链监”全程溯源系统已覆盖全市34家国有粮库,截至目前已拦截不合格粮食9484吨,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以科技赋能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如今已成为我市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南充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