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近郊旅游地发展突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06:12

原创 风景旅游一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收录于话题#院优项目45个

超大城市近郊旅游地发展突破

——以北京房山为例

● 申报所:风景旅游一所

● 协作部门:城市治理与传播研究中心本部

● 项目地点:北京市房山区

●项目规模:2019平方公里

● 完成时间:2020年

01

项目背景

结合首都四个中心定位,立足房山区“三区一节点”的发展要求,配合《房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编制工作,编制房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35年)。规划围绕超大城市周边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主线,提出打响北京源文化品牌,以北京源、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重点,建设北京源 · 国际旅游休闲区。

02

规划构思及主要内容

1

文化铸魂

凸显房山“首都历史富矿”的资源优势,以北京源文化为灵魂,以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为引领,以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三大组团为核心,打造北京源·国际旅游休闲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

路径支撑

对接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强化重点领域突破,从经济发展、品牌创建、品质提升三大方面构建高品质旅游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突出优化产业素质导向,大力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实现房山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转型升级;品牌创建指标围绕建设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核心内容,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向旅游品牌创造性转化,提升文旅影响力;品质提升指标着眼于国际标准、房山特色的旅游服务体系品质提升,围绕高星级酒店、精品民宿、娱乐购物等内容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3

全域统筹

构建“一线三团 六园多点”的全域发展布局。突出重点,强化首都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引领,以三大组团为重点,打造全域可游,全时乐享的国际旅游休闲区。发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优势,统筹城镇村景全域空间体系,形成六大精品园区,构建高品质休闲度假旅游集群。

图1 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图

图2 全域空间结构图

4

产品升级

创新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形成覆盖全区的引擎项目、重点项目、城镇村项目三大类项目体系。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乐高主题乐园、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龙头引擎项目强化品牌效应,实现旅游流量导入,支撑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发展;以森林度假、葡萄酒旅游、红色教育、自驾旅游等助力文旅产业破圈融合,多元创新发展;以城镇村项目推进全域空间融合,实现从单一景区景点到全域景区化转变。

5

优质服务

对标国际标准,体现房山特色,构建团散兼顾、主客共享的精细化旅游服务体系,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效能。围绕全域化、全空间,破解房山旅游交通制约困境,打造全域旅游自驾风景道和主题旅游线路,沿线配套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要素,实现旅游交通出行便捷化、旅游住宿设施精品化、旅游公共服务环境精细化。

图3 自驾风景道规划图

03

技术创新与特色

1

纵向传导,横向协同

落实房山“三区一节点”的发展定位,突出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的资源优势,谋划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打造首都又一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推进北京源·国际旅游休闲区建设。衔接分区规划,落实旅游发展需求。充分考虑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要求,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全区空间规划“一张蓝图”。

2

文化引领,山水有情

坚持文化引领,擦亮北京源文化名片。面向京外市场,突出北京源品牌引领,打造三大文化核心组团,强化龙头引擎带动作用。围绕北京市民休闲度假需求,发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山水生态优势,实现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融合发展。结合地质公园六大园区,构建六大精品休闲度假集聚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组团。

图4 六大休闲集聚区

3

引流赋能,自驱转型

以国际精品线建设为重点,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强化房山与主城区的交通联动,承接主城区近郊旅游休闲需求;与国际交通枢纽大兴机场建立连接,增强旅游拉力,实现交通客流引入。立足京冀协同发展,重塑京西南跨区域旅游动线,提升房山旅游辐射能力,助力房山打造京西南旅游大本营。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培育,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原标题:《风景园林及旅游 | 超大城市近郊旅游地发展突破——以北京房山为例》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