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味道:在松阳喝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4 22:33

【父亲的水稻田 | 稻米艺文】

图片

日暮深山(周华诚 摄影)

松阳,有着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在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松阳共有75个古村落入选。可以说,浙江省近半的最美古村落都在松阳境内。松阳也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在松阳喝茶

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大地副刊

周华诚

阵雨突如其来,拉住了我们在杨家堂古村落探寻的脚步。雨点噼哩啪啦地打下来,打在历经沧桑的黛黑色鱼鳞瓦上,打在被岁月打磨光滑的鹅卵石步道上,打在即将盛花的古老樟树上,飞珠溅玉,顿时给杨家堂的这个春日,增添了一层烟雨迷蒙之美。

顺势钻进一座凉亭避雨。眼前的杨家堂古村,黄色夯土墙层层叠叠,构成错落起伏的村庄,村庄两翼,山峦环抱。远处青山,近处飞雨,好一幅春日喜雨图。

图片

鱼鳞瓦。

看到我们于此避雨,一位老人家过来攀谈,随即又从室内取出热水壶与茶杯。“这是我们自家的土茶,喝喝看。”

杨家堂这样一个小山村,被外界誉为“金色布达拉宫”而声名远扬。在村中行走,那些顺着山势起伏的建筑让人赞叹不已。黄土泥墙旁,又时不时冒出几丛茶树,几棵芥菜,充满日常的生机。房屋不远,在几棵参天古槠与栲树下,铺陈着连片的茶园。

图片

喝茶看雨。

松阳的茶,其实大有来头。据说唐代的道教天师叶法善,在松阳卯山观里修炼,也在山中栽种茶树,制得一种卯山仙茶。这茶“竹叶形,深绿色,茶水色清,味醇”。在唐高宗的盛邀下,叶法善提着一篓卯山仙茶,跨进了帝国的朝堂,据说,这是蛮荒的浙西南小县松阳第一次以茶乡的身份,进入唐人的视野。

明代,松阳的茶还上贡朝廷。松阳的茶,有代表性的是两个品牌,一个是“松阳银猴”,一个是“松阳香茶”。松阳银猴是本地自育的良种,叶子银绿,卷曲多毫,通俗一点说来,就是茶叶抱成一团,有很多毛茸茸的银毫,就像深山的小猴一样可爱。这茶的名字,令人遐想。

说话间,老人家泡上几杯绿茶,茶雾腾腾之中,茶香渐渐飘荡起来。我们坐在这凉亭之下,天地之间,甜滋滋的空气混杂着春日草木雨水的气息将人裹挟。雨点打在瓦背,打在香樟树叶上,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恍惚间,我们是那三百年前的孤独行路人,翻山过岭,驿路迢迢,赶考或经商,在松阳遇雨停留,此刻乡人施的一碗热茶呀,颇是慰藉心怀。

图片

茶园。

问了问,老人家姓宋,七十多了,曾当过十几年的村干部。杨家堂村99户300多人口,以宋姓为主。山上人家,以前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茶叶算是重要的收入。早春四月,村人们多在山上采茶,采得鲜叶几许,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入山收茶的茶叶商人。山野的土茶,原是好东西,得高山云雾雨露烟岚的滋养,更没有什么污染,商人们收去炒制,转手高价卖出。有时候,村人们也留一些茶自己喝,便是这种土茶了。

松阴溪从西向东流淌,带来充沛的水源,滋润着松古盆地。松阳有着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在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松阳共有75个古村落入选。可以说,浙江省近半的最美古村落都在松阳境内。松阳也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图片

古朴的老房子。

图片

窗。

在这样的秘境里,这几年开起了很多时尚的民宿,开起了书店和咖啡馆,也开起了植物染等等有意思的文创小店,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不辞遥远地来到这些村庄,住下来,亲近好山好水好空气,也亲近着中国乡村里,自然和传统村落的美好生活。

譬如我们,在古村落里游走,因为一场雨,而喝到一杯原生态的好茶,应也是与古村的一种亲近吧。

图片

亭下。

两天里,我们看了几座古村落,四都乡的陈家铺村、平田村,三都乡的杨家堂村、上田村。陈家铺村是典型的崖居式村庄,有六百年的历史。画油画的曾益,陪我们在古村落做田野调查,他带我们走一条僻静的不为人知的小道——他说那里才是观看陈家铺村的最佳角度,他在那里写生过——有谁会不相信一位画家的眼光呢?陈家铺还有一家先锋书店的平民书局,亦让人流连不已。楼顶上的小平台可以看见村庄全景,带一本书坐在阳台上,心可悠游万里。

云上平田。

平田村的路,高高低低,弯弯绕绕,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暮色四合。细雨纷纷之中,整个村庄云雾缭绕,傍晚的幽蓝色调,让村庄更显静谧和神秘。这个有九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因此也得名“云上平田”。我们躲进一家咖啡店喝咖啡,直到夜色沉沉。

图片

先锋书店在陈家铺开了分店,吸引很多人逗留。

图片

在书店遇到自己的书。

去上田村,则是第二天中午了。跟许多村庄一样,年轻人都离开了村庄,很多无人住的老屋就荒废甚至倒塌了。两三年前,村集体租下村民的一栋房子做改造,这个村庄开始了美好的蜕变,老房子里,开起了精致的民宿,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多起来。

图片

一杯咖啡,可以小坐。

图片

夜幕降临。

上田村的四面山坡,油菜花正在盛开,鸟声啾鸣。逛完古村出来,在村口大樟树下,遇到一位老婆婆正给人泡茶。我们便也坐下歇脚。老婆婆泡的茶,很奇怪,不是用的茶叶,而是一团团的枯草。遂好奇询问是什么茶。答是草药茶。

“这茶救过我的命啊。”老婆婆又说。

我正想着该不该再问一句,老婆婆自己说:“看不出来吧,我生过大病的,”我大感惊讶,她接着说,“后来,就是喝这个茶喝好的。”

老婆婆满头银丝,面色红润。我把茶壶拿过来,取出草药来研究,然而看来看去,依然是几团枯草。

图片

草药茶。

老婆婆笑了,说就是草,是后山上采的。从前在这大山深处,出去一趟,颇为不易,有个头疼脑热,不能去医院看病,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智慧,就到丛林里崖壁上扯几丛草啊几株藤啊,挖几块树根,放在一起煮水喝了,神奇的是,头疼脑热也就退去了。

这一壶里有三种草药,至于是什么名字,老婆婆也说不来。她只知道是山里人代代相传的秘诀。前两年,上田村里做整体改造,知道老人家有这一手绝活,乡干部专门给她腾出一小间屋子,挂上一块巴掌大的木牌,上书“草木房”。现在,没事时她就在这棵老樟树下泡茶给大家喝。

我们喝了茶,要付钱,老婆婆连连摆手。“在这里喝茶,不要钱!”她说,如果想喝了,下次再来!

那间泥墙房里,飘荡着悠悠的草木香。

图片

古木参天。

在松阳的餐馆里吃饭,店家往往端上来一壶热茶,里面泡着树叶、树根之类的东西。一问,店家就说这是松阳特产,“端午茶”。

还有专门在端午时节喝的茶吗?

倒也不是非在端午喝,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喝的。陪我们在古村落采访的曾益说,松阳人对端午茶有特殊感情,比什么名贵茶都好,都珍惜。譬如有一次,一位外地来的朋友在松阳登山,烈日炎炎,山高路远,一路虽有竹木阴蔽,这位朋友却因水土不服而中了暑。整个人头晕目眩,坐都坐不稳了。其他人料想他是中暑,便找来一只不锈钢茶杯,抓了一大把“端午茶”,加水在煤气灶上煮开,沥出茶汤后,在凉水中降了降温,让他一口气饮下。不一会儿,他就生龙活虎了。

图片

饭店里都有的端午茶。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端午茶,自是松阳人每日必备的茶饮。

端午茶都有什么配方,这却不容易弄明白。在松阳,一百家人就有一百种端午茶的配方。你在任何一处喝的端午茶,口味都与别家略有差异,所以这茶又叫“百草茶”“百家茶”松阳流行端午茶,归根结底,还是与松阳这片土地有关系。这里山多,到处都是药草。在端午茶中常用的有金锁匙、石菖蒲、鱼腥草、金珠莲、食凉撑、天仙果、山苍柴、大发散、马蓼晓、地风蓬、山木通、坚七柴、六月雪、土霍香、野菊花、黄生芩、倒妞刺、插田妞、金银花藤、牛舌草、墙络、艾叶、麦冬、铁火叉、陈骨皮、黄栀根、水桐子等,约有上百种。

古时候,松阳各处的驿站、凉亭、寺观,都有茶桶或陶缸,盛满端午茶,供行人自取饮用,消暑解渴。寻常人家,也取用其中几种或十几种药草,按照药草的热性、凉性、中性,结合自家人的体质进行配伍,可谓是,常备端午茶,一年喝到头。

图片

鱼鳞瓦与嫩茶叶。

图片

新笋。

松阳人文底蕴深厚,中医药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中医世家也很多。据统计,县域内至今仍有一百多家中草药铺,也流传着众多有价值的中医药方。随便走进一家,就能告诉你独到的端午茶配方,煮出一壶独一无二的茶来。

千百年风物流传,至今,这松阳端午茶已然是省级“非遗”项目了。

怪不得,我们在古村落里行走,不时就会遇到施茶的人;我们在县城老街,一抬头也能遇见草药铺——某天就在老街上看见一家“宗琮草药铺”,牌匾上有字“始于1950年”,店门前一幅对联:“独活他乡已九秋,刚肠续断更淹留”。查了查,这对子出自宋人洪皓的《药名一绝》,嵌着“独活”“续断”等草药的名字。

松阳的古村落,藏在山野之间,是一种气象端然的乡村美学。松阳的茶,则隐现在烟火日常里,那是宁静恬然的生活美学。

2021年4月3日

图片

炊烟升起,村庄宁静恬然。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