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跟长沙市中心的这条百年老街告别!
2019-04-09 18:08
长沙人谁都知道这条通泰街。100年前,这里是官宦府邸,处处莺歌燕舞,是从前长沙的繁华所在。
100年后,四周的高楼森林逐渐林立,质朴到极致的通泰街逐渐在繁华的长沙城中失去光华。
从前捧着碗吃个中饭,就能将左邻右舍串个遍,到如今这光景却正在逐渐消失。
现在的通泰街依旧占据了长沙市中心的位置,五一广场和湘江中路将它包围住。
与街外的湘江中路相比,通泰街瞬间黯淡无光:街里是残旧的老长沙,街外则是新一线城市的繁华。
如今去通泰街走一遭,曾经满目繁华如今已逐渐成为一种轻易就能沾染上的市井气。
早晨的通泰街,在包子铺的热气氤氲中,淹没了长沙老口子与小孩的嬉笑声。随意走两步,亲切的三娭毑会坐在门口,用笑面迎接你...
来来往往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来不在乎通泰街是不是符合新一线城市的繁华,他们的眼中只有这些生活日常:水产海鲜、牛羊猪肉,从早到晚,都有无穷无尽的惊喜等着被发掘!
通泰街里仿佛是一副市井生活水墨画,其间无论是美食还是生鲜市场,生活日用还是日常娱乐都应有尽有。
这条全长不到500米的街,实则是老长沙的缩影。
在通泰街里,卧虎藏龙的高手不在少数。最寻常的事物,在他们手中就如同遇见武林高手般,惊叹不止一点点。
那些在长沙街头很难吃到的味道,在这里都能轻而易举寻得。现在话不多说,跟着蛮哥一起去通泰街的人间气象里,添上属于自己的一笔。
🍜
小二面馆
这家小店由两位来自陕西的夫妻经营,虽然通常情况下最多只能坐5、6个人,但在开店10年的时间里,小二面馆早已成为无数长沙人的记忆。
夫妻俩不远万里把陕西特色的刀削面带来长沙,却不仅仅只是寻常的陕西味道。经过自己的不断改良,这里的刀削面早已吸收了湖南元素,成为两地美食的融合产品。
10年间的金字招牌非这碗青椒炒蛋面莫属。经典的青椒炒蛋,是长沙人从小吃到大的家常味。
与夫妻俩手工制作的面条爆炒在一起,回味无穷。经过了烈火的融合,刀削面独有的韧劲里全是香辣,沾染了长沙街巷的气息。
油泼面与陕西本地的也不大相同,老板根据长沙老口子的一贯口味,在油泼面上加入了肉酱。虽说陕西刀削面吃的就是油香万里,但加入肉酱却把口感提高层次,吃得是唇齿生津。
鉴于许多对这碗油泼面感兴趣的朋友都跑空了,蛮哥这回一定得写清楚:小二面馆在下午3点至5点半是店休时间,请合理安排好你的吃货时间。
🌿
生鲜超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电商生鲜逐渐占据都市人的生活。但往往这些街头巷尾的生鲜市场,更能给人以市井趣味。
在通泰街几年时间,这间小小的生鲜超市每天几乎都是门庭若市。不因为别的,仅是附近的居民日常的猪肉、蔬菜都得在这采购。
但许多人说,这样的生鲜市场就是社会的缩影。
人们在每根葱蒜里,在每一块新鲜猪肉间,从繁碎家常聊到人生哲理,似乎买菜已经不是生活的琐碎和劳累,而渐渐成为了这条街信息交流的田径场。
在这个信息如此密集的空间里,实则还有一种对生活顽强的态度存在。人情味间,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每个生活在此的人: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每次遇见这样的生鲜市场总想进去逛逛,相必这才是原因。
🍴
无名早餐店
每条见证了历史的老街口,总免不了有那么几家无名早餐店的存在。每天清晨,附近的居民大抵都是被这锅十里飘香的滚油吸引醒来。
麻球、南瓜饼、茶叶蛋、韭菜盒子...
长沙老口子的早餐食谱里,这些平凡的食物绝对排到了前几名的位置。香和脆,独具的两种特色,不用其他点缀也能深深吸引住长沙人的胃。
在一秒入夏的长沙,连微风都变得温柔了不少。站在老街口,吃着这极富长沙特色的韭菜盒子,总会让人回到到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
咪西奶茶店
因为居住在附近的大多是学生,老板非常讨喜地在这里开了间奶茶店。里面的定价都不高,是学生完全能接受的程度。
店里的星冰乐系列非常受欢迎,非常适合如今一秒入夏的季节。虽不能与某巴克的星冰乐比,但入伏后来上一杯不到10元的咪西,也能给人以莫大的抚慰。
蔓越莓口味的非常值得推荐,上面殷红的果酱即使打碎了也能感受到颗粒分明的果肉。沙冰打得很绵密,不仅连学生爱吃,就连吃过无数美食的蛮哥都赞不绝口。
最受学生党欢迎的,必定是这款奥利奥双皮奶。
奶香四溢、光滑细腻的双皮奶在沙沙的奥利奥衬托下,优势明显得不是一点点。舌尖一抿,双皮奶便化开,舒畅到飞起。
🔥
原味炒货店
在这个宁静的老街里,这家同样黯淡的炒货店在此开了10年时间。如果不是顺着这些炒货的香味走来,我们很容易就错过了这家店。
店里炒货的种类繁多,用年代久远的塑料桶装着,供食客们挑选。
每天现炒的食物大多是老板亲手制作而成,瓜子、南瓜干、蚕豆、猫耳朵等...这里的每一样几乎都是老长沙的经典味道。
同时,在闲暇时间老板娘还兼职了通泰街的裁缝。
这台“上了年纪”的缝纫机布满了锈迹斑斑的划痕,诉说着过去的年月里,这条老街的变迁。
固然我们现在能用上补衣服的几率越来越少,但沉寂许久的他们手艺却依旧一流。
📻
旧货摊
阳光倾泻在通泰街破旧的石板路上,每天这位老大爷都会选个阴凉的位置,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旧货拿出来贩卖。
大部分旧货都是些书籍,蛮哥小心翼翼拿起手边的一本,眼前泛黄的纸张似乎都记载了一段惆怅又远去的岁月。
将近10年历史的《故事会》不知承载了蛮哥多少回忆:童年时,每晚睡前妈妈总会拿起床边的这本故事会,三言两语就沉溺在故事中的世界。
当自己年纪再大点,自己也会偷偷把衣柜里堆积的这些故事会拿来当做睡前读物,就像那时的自己能看懂成人世界的复杂似的。
还有些陈列在此的旧物,每一样都是能把意识带回到从前早已流逝的岁月。阳光洒在身上,在通泰街这个时光被放缓的地方,把某些回忆里的情愫无限放大。
在晚清之前,通泰街一直是当时的宇宙中心。在新旧交替之际,旧与新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眼前的城市断层。
当大清王朝成为灰烬,朱栏已旧的通泰街逐渐成为回忆。
我们每一个长沙人,都该向曾经繁华如今却趋于黯淡的通泰街,说声再见!
✎文案 流川枫 ✎ 摄影 阿朱✎ 视觉 小强
西瓜传媒原创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